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064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包括膜接触器及其所述膜接触器连接位置处设置的中间取样阀;膜接触器的后端设置有真空变送器和真空侧阀门,真空变送器的底部设置有液环真空泵,液环真空泵前侧设置有液环真空泵工作液进口,液环真空泵工作液进口中通入冷却水保证液环真空泵的正常运行,通过液环真空泵抽负压,来将膜接触器中培养基液的气泡进行去除,通过真空变送器观察装置的真空度,要保证装置的真空度小于负零点零九兆帕,从而保证气泡的去除效果,通过本技术改进能够完全去除培养基液中的气泡,去除气泡后的培养基液在通过泵进行输送时,不会对泵的叶轮造成气蚀,极大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现代生物医药相关,具体涉及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细胞培养基液除泡通过抽真空的方法进行除泡通过抽真空法去除培养基液中的气泡时,只能去除基液中直径较大的气泡,许多直径较小的气泡无法去除,当培养基液通过离心泵进行输送时,基液中的大量气泡会对泵的叶轮有气蚀伤害,极大减小泵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改进后能够完全去除培养基液中的气泡,去除气泡后的培养基液在通过泵进行输送时,不会对泵的叶轮造成气蚀,极大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细胞培养基液除泡通过抽真空的方法进行除泡通过抽真空法去除培养基液中的气泡时,只能去除基液中直径较大的气泡,许多直径较小的气泡无法去除,当培养基液通过离心泵进行输送时,基液中的大量气泡会对泵的叶轮有气蚀伤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包括膜接触器及其所述膜接触器连接位置处设置的中间取样阀;

3、所述膜接触器的后端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接触器(6)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水口(12),所述出水口(12)的外侧面位置处设置有螺纹,所述出水口(12)的外侧设置有扣接密封环(17),所述扣接密封环(17)上设置有转动挤压旋钮(18),所述转动挤压旋钮(18)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中置连接片(19),所述中置连接片(19)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中置压缩充气体(20),所述中置压缩充气体(20)的底部位置处连接有内侧橡胶气囊圈(21),通过转动转动挤压旋钮(18)可以对中置压缩充气体(20)进行挤压使得内侧橡胶气囊圈(21)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接触器(6)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水口(12),所述出水口(12)的外侧面位置处设置有螺纹,所述出水口(12)的外侧设置有扣接密封环(17),所述扣接密封环(17)上设置有转动挤压旋钮(18),所述转动挤压旋钮(18)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中置连接片(19),所述中置连接片(19)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中置压缩充气体(20),所述中置压缩充气体(20)的底部位置处连接有内侧橡胶气囊圈(21),通过转动转动挤压旋钮(18)可以对中置压缩充气体(20)进行挤压使得内侧橡胶气囊圈(21)进行挤压使其发生膨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接触器(6)的侧面端位置处设置有膜接触器进出口阀门(7),所述膜接触器进出口阀门(7)共设置有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基液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膜接触器(6)的左上端位置处设置有过滤器出口压力变送器(5),所述过滤器出口压力变送器(5)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飞李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吉克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