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热处理工艺,特别是涉及应用于热处理领域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渗碳淬火的基本过程包括将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工件置于含碳环境中,在一定温度下保持足够时间,使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心部仍保持原有的韧性和塑性。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材料的表面性能,还有助于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2、在医疗金属零件中,渗碳淬火主要用于那些需要长时间接触人体组织或血液的部件,如手术刀、骨锯片及各种穿刺针等。这些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摩擦和磨损,因此需要具备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以保证其功能性和安全性。
3、渗碳质量是确保医疗金属零件热处理工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渗碳的过程中若出现渗碳浓度过高、过低或者均匀性不良等问题,都会直接造成后续医疗金属零件的报废,而影响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渗碳过程中的温度,故如何通过温度控制提高医疗金属零件的渗碳质量,降低其的废品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温度控制提高医疗金属零件的渗碳质量,降低其的废品率。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该热处理工艺设计有热处理设备、设置在热处理设备上的热处理控制器、渗碳淬火箱和移动底板、搭载在热处理控制器内的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以及分别安装在渗碳淬火箱前后两内壁并与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相配合的平衡感温组件,且
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s1.预处理,对待处理的零件进行预处理;
5、s2.渗碳,对预处理后的零件进行渗碳处理;
6、s21.将预处理后的零件放置在移动底板上,然后热处理设备带动移动底板传送至渗碳淬火箱下端;
7、s22.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控制渗碳淬火箱开启升温作用;
8、s23.平衡感温组件对渗碳淬火箱内的升温数据进行采集,然后传输至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升温数据对渗碳淬火箱的升温速率进行智能调控;
9、s24.在渗碳淬火箱内温度上升至900℃~950℃后,进行渗碳处理,使得碳原子渗入预处理后零件的表层;
10、s25.平衡感温组件对渗碳淬火箱内的温度保持数据进行采集,然后传输至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保持数据对渗碳淬火箱的温度均衡进行智能调控;
11、s3.淬火,对渗碳后的零件进行快速冷却;
12、s4.低温回火,在150℃~250℃之间对淬火后的零件进行低温回火;
13、s5.后处理,对低温回火后的零件进行后处理,以使低温回火后的零件能够满足精确的尺寸和表面要求;
14、s6.检验,对后处理后的零件进行质量检测。
15、在上述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中,能够在对医疗金属零件进行渗碳处理的过程中,对其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以此实现对温度智能控制的效果,在保证医疗金属零件渗碳处理的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医疗金属零件渗碳质量和均匀性,提高成品率。
16、作为本申请的补充,平衡感温组件包括嵌接在渗碳淬火箱内壁上的平衡感温条,平衡感温条内开设有感温腔,感温腔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感温形变条,两个感温形变条相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距离感应触块,感温形变条内填充有热胀填料,感温形变条远离距离感应触块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与距离感应触块相配合的距离感应片。
17、作为本申请的补充,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包括有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升温计时单元、距离采集单元和距离差值单元,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智能控温单元和渗碳调控单元;
18、升温计时单元的输入端与设置在热处理设备内的计时器信号连接,距离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距离感应片信号连接,距离差值单元的输入端与距离采集单元信号连接,智能控温单元的输入端与设置在渗碳淬火箱内的电热结构信号连接,渗碳调控单元的输入端与安装在热处理设备后端的渗碳结构信号连接。
19、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升温触发单元,升温触发单元的输入端与距离感应触块信号连接。
20、作为本申请的再进一步改进,感温形变条远离距离感应触块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触发抵柱,感温形变条靠近距离感应触块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联动抵柱,感温形变条左右两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触发抵柱和联动抵柱之间的辅助弹性件。
21、作为本申请的再进一步改进的补充,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失衡触发单元,失衡触发单元的输入端与触发抵柱信号连接。
22、作为本申请的更进一步改进,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填料含量调控单元,填料含量调控单元的输出端与设置在热处理设备后端的填料泵信号连接,填料泵的输出端通过耐高温管道与感温形变条相接通,填料泵的输入端与设置在热处理设备后端的填料存储器信号连接。
23、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异常警报单元和控温数据输出单元,异常警报单元的输出端与设置在热处理设备上的警报器信号连接,控温数据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设置在热处理控制器上的数据接口信号连接。
24、综上,通过平衡感温组件和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的设置,能够在对医疗金属零件进行渗碳处理的过程中,对其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以此实现对温度智能控制的效果,一方面能够避免升温过程中温度起伏过大或者温度过高造成碳浓度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避免温度过低造成碳浓度过低的问题,进而能够在保证医疗金属零件渗碳处理的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医疗金属零件渗碳质量和均匀性,提高成品率,降低热处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热处理工艺设计有热处理设备(1)、设置在热处理设备(1)上的热处理控制器(11)、渗碳淬火箱(12)和移动底板(2)、搭载在热处理控制器(11)内的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以及分别安装在渗碳淬火箱(12)前后两内壁并与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相配合的平衡感温组件(3),且平衡感温组件(3)位于靠近移动底板(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感温组件(3)包括嵌接在渗碳淬火箱(12)内壁上的平衡感温条(31),所述平衡感温条(31)内开设有感温腔(32),所述感温腔(32)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感温形变条(33),两个所述感温形变条(33)相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距离感应触块(4),所述感温形变条(33)内填充有热胀填料(34),所述感温形变条(33)远离距离感应触块(4)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与距离感应触块(4)相配合的距离感应片(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包括有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升温触发单元,所述升温触发单元的输入端与距离感应触块(4)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形变条(33)远离距离感应触块(4)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触发抵柱(5),所述感温形变条(33)靠近距离感应触块(4)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联动抵柱(51),所述感温形变条(33)左右两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触发抵柱(5)和联动抵柱(51)之间的辅助弹性件(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还连接有失衡触发单元,所述失衡触发单元的输入端与触发抵柱(5)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填料含量调控单元,所述填料含量调控单元的输出端与设置在热处理设备(1)后端的填料泵信号连接,所述填料泵的输出端通过耐高温管道与感温形变条(33)相接通,所述填料泵的输入端与设置在热处理设备(1)后端的填料存储器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异常警报单元和控温数据输出单元,所述异常警报单元的输出端与设置在热处理设备(1)上的警报器信号连接,所述控温数据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设置在热处理控制器(11)上的数据接口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热处理工艺设计有热处理设备(1)、设置在热处理设备(1)上的热处理控制器(11)、渗碳淬火箱(12)和移动底板(2)、搭载在热处理控制器(11)内的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以及分别安装在渗碳淬火箱(12)前后两内壁并与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相配合的平衡感温组件(3),且平衡感温组件(3)位于靠近移动底板(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感温组件(3)包括嵌接在渗碳淬火箱(12)内壁上的平衡感温条(31),所述平衡感温条(31)内开设有感温腔(32),所述感温腔(32)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感温形变条(33),两个所述感温形变条(33)相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距离感应触块(4),所述感温形变条(33)内填充有热胀填料(34),所述感温形变条(33)远离距离感应触块(4)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与距离感应触块(4)相配合的距离感应片(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智能控温系统包括有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升温计时单元、距离采集单元和距离差值单元,所述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智能控温单元和渗碳调控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医疗金属零件硬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温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还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超,涂廷祥,朱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卓得精密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