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机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及海上风机塔。
技术介绍
1、随着对发展绿色清洁能源需求日益的增长,海上风力发电工程不断的发展,其应用前进越来越广阔,海上风机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如今海上风机高度也越来越高,海上风机所面临的各种恶劣环境对于风机塔筒连接结构的要求不断变高。
2、现有相关技术中的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多为采用法兰盘直接连接,法兰盘连接处截面突变,应力集中明显。
3、现有相关技术中的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在遇到强劲的多种荷载耦合作用后,螺栓的安全裕度较低,整体连接结构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及海上风机塔,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强度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
3、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和所述第二连接节点均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
4、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节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端面开设有沿所述第一连接节点长度方向的环形装配槽,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外侧开设有与所述环形装配槽相连通的灌浆孔,
5、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连接节点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端面凸设有与所述环形装配槽相匹配的连接部。
6、可选地,所述环形装配槽和所述连接部表面均为粗糙表面。
7、可选地,所述灌浆孔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灌浆
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环形装配槽相连通的排气孔。
9、可选地,所述排气孔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排气孔沿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内侧周向均匀分布。
10、可选地,所述灌浆孔位于靠近所述环形装配槽的槽底一侧,所述排气孔位于靠近所述环形装配槽的槽口一侧。
11、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匹配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通过螺栓连接。
12、第二方面,一种海上风机塔,所述海上风机塔包括多个前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所述海上风机塔由多个所述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堆叠而成。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在第一连接节点上设置环形装配槽,在第二连接节点上设置连接部,通过环形装配槽和连接部的配合,增加了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的配合面面积,缓解了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配合时的应力集中,同时通过设置了灌浆孔,可以通过在灌浆孔内注入灌浆料,增加环形装配槽和连接部的配合强度,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强度较低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节点(1)和第二连接节点(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装配槽(12)和所述连接部(22)表面均为粗糙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13)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灌浆孔(13)沿所述第一连接节点(1)外侧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1)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环形装配槽(12)相连通的排气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4)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排气孔(14)沿所述第一连接节点(1)内侧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13)位于靠近所述环形装配槽(12)的槽底一侧,所述排气孔(14)位于靠近所述环形装配槽(12)的槽口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8.一种海上风机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风机塔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所述海上风机塔由多个所述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堆叠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节点(1)和第二连接节点(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装配槽(12)和所述连接部(22)表面均为粗糙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13)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灌浆孔(13)沿所述第一连接节点(1)外侧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1)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环形装配槽(12)相连通的排气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风机塔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4)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排气孔(14)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水,胡志坚,杜天乐,陈泽旭,杨宇轲,赵红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