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膨胀阀,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圈结构及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车用膨胀阀中的线圈结构无额外用于固定接地插针的结构,因此无法有效保证接地插针与定子壳体的稳固连接,可能出现接地插针与定子壳体脱离连接的问题,进而无法有效将静电从电子膨胀阀处导出,线圈在通断电过程中定子外壳和定子极板之间产生的静电可能影响其他电气元件的工作,并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其他电气元件产生的静电也可能导致电子膨胀阀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圈结构及电子膨胀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无法有效固定接地插针,进而使得接地插针与定子壳体脱离连接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圈结构,包括:定子线圈组件,包括定子壳体和设置在定子壳体内的线圈;接地插针,一端与定子壳体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接地端电连接;插针限位件,固定设置,插针限位件与接地插针限位配合,以固定接地插针。
3、进一步地,插针限位件上开设有贯通的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限位件(30)上开设有贯通的固定孔(31),所述接地插针(20)穿过所述固定孔(31),且与所述固定孔(31)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插针(20)和所述插针限位件(30)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线圈组件(10)还包括通电插针(13),所述通电插针(13)与所述线圈(12)电连接;所述插针限位件(30)上还开设有贯通的约束孔(32),所述通电插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限位件(30)上开设有贯通的固定孔(31),所述接地插针(20)穿过所述固定孔(31),且与所述固定孔(31)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插针(20)和所述插针限位件(30)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线圈组件(10)还包括通电插针(13),所述通电插针(13)与所述线圈(12)电连接;所述插针限位件(30)上还开设有贯通的约束孔(32),所述通电插针(13)穿过所述约束孔(32),且与所述约束孔(32)配合,其中,所述通电插针(13)与所述接地插针(20)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限位件(30)为片状结构;所述接地插针(20)与所述固定孔(31)对应设置;所述通电插针(13)为多个,所述约束孔(32)为多个,多个所述约束孔(32)在所述插针限位件(30)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电插针(13)与多个所述约束孔(32)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限位件(30)为片状结构;所述接地插针(20)与所述固定孔(31)对应设置;所述通电插针(13)为多个,所述约束孔(32)为狭槽形式,多个所述通电插针(13)分别与所述狭槽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限位件(30)上开设有固定槽(33),所述固定槽(33)的开口贯通所述插针限位件(30)的一边,以供所述接地插针(20)进入所述固定槽(33),所述固定槽(33)远离所述固定槽(33)的开口的一端与所述接地插针(20)抵接;所述接地插针(20)穿过所述固定槽(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线圈组件(10)还包括通电插针(13),所述通电插针(13)与所述线圈(12)电连接;所述插针限位件(30)上还开设有约束槽(34),所述约束槽(34)的开口贯通所述插针限位件(30)的一边,以供所述通电插针(13)进入所述约束槽(34),所述约束槽(34)远离所述约束槽(34)的开口的一端与所述通电插针(13)抵接,所述通电插针(13)穿过所述约束槽(34),其中,所述通电插针(13)与所述接地插针(20)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限位件(30)包括相互连接的限位部(35)和承载部(36),所述限位部(35)和所述承载部(36)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固定槽(33)的开口依次贯通所述承载部(36)靠近所述限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积友,陈勇好,徐冠军,陆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