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慧工地中的智能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塔吊配重智能调节机器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建造、智慧工地的发展,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深入。传统的塔吊在配重安装完成后无法继续调节。由力矩平衡定理可知,随着起吊重物的重量、力臂变化,整体的塔吊处于变化的较大弯矩状态,对塔吊的安全产生了影响,因此需要改变配重重量和力臂。而传统改变配重重量和力臂的调控方式往往需要先对塔吊进行断电,然后通过起重机或者手动工具将原有的配重从塔吊上取下,再手动安装新的配重,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因此塔吊配重智能调节机器车应运而生,通过对塔吊配重块预制化、机器车调控配重块的重量和力臂,改变塔吊整体的受力状态,可适应不同起吊重物的重量和力臂,增加了塔吊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塔吊配重智能调节机器车。
2、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塔吊配重智能调节机器车,包括塔身、塔帽、驾驶室、吊臂、平衡臂、吊臂拉杆、平衡臂拉杆、配重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吊配重智能调节机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1)、塔帽(2)、驾驶室(3)、吊臂(4)、平衡臂(5)、吊臂拉杆(6)、平衡臂拉杆(7)、配重系统(8)和起吊系统(9),所述塔身(1)底部固定安装至地面上,所述驾驶室(3)底部转动连接至塔身(1)的顶部,所述塔帽(2)底部固定安装至驾驶室(3)的顶部,所述吊臂(4)的一端固定安装至塔帽(2)的一侧,所述平衡臂(5)的一端固定安装至塔帽(2)的另一侧,所述吊臂拉杆(6)一端固定安装至塔帽(2)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安装至吊臂(4)上,所述平衡臂拉杆(7)一端固定安装至塔帽(2)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安装至平衡臂(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吊配重智能调节机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1)、塔帽(2)、驾驶室(3)、吊臂(4)、平衡臂(5)、吊臂拉杆(6)、平衡臂拉杆(7)、配重系统(8)和起吊系统(9),所述塔身(1)底部固定安装至地面上,所述驾驶室(3)底部转动连接至塔身(1)的顶部,所述塔帽(2)底部固定安装至驾驶室(3)的顶部,所述吊臂(4)的一端固定安装至塔帽(2)的一侧,所述平衡臂(5)的一端固定安装至塔帽(2)的另一侧,所述吊臂拉杆(6)一端固定安装至塔帽(2)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安装至吊臂(4)上,所述平衡臂拉杆(7)一端固定安装至塔帽(2)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安装至平衡臂(5)上,所述配重系统(8)包括机器车(81)和悬挂箱(82),配重块(83)和高强螺栓(84),所述机器车(81)和若干配重块(83)位于悬挂箱(82)内,所述悬挂箱(82)外壁顶部通过高强螺栓(84)固定安装至平衡臂(5)上,所述悬挂箱(82)内壁底部上沿悬挂箱(82)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凹槽(821),所述机器车(81)底部设有若干第一滚轮(811),若干所述配重块(83)底部设有若干第二滚轮(831),所述第一滚轮滑动连接至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滚轮滑动连接至第一凹槽内,所述起吊系统(9)固定安装至吊臂(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配重智能调节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系统(9)包括测力装置(91)、起重吊钩(92)、第四电机、螺杆和螺母,所述测力装置(91)固定安装至起重吊钩(92)上,所述测力装置(91)用于检测起重吊钩(92)吊起的重物的重量,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安装至吊臂(4)上,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螺杆,所述螺杆与吊臂(4)的轴向相同,所述螺母螺纹连接至螺杆上,所述螺母外围固定安装至起重吊钩(9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吊配重智能调节机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3)用于工作人员操控塔吊作业,所述驾驶室(3)上设有测距装置(31),所述测距装置(31)用于检测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澍东,刘晓敏,周俊龙,张倩,李一康,白强强,白雨濛,姚德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