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039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8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包括底座和开设于其内部的移动槽,还包括:设置于移动槽内部的联动机构,所述移动槽内壁两侧的左右两处均滑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杆;本技术通过转动摇杆控制联动机构与螺纹套筒配合带动定位壳与其内部的循环机构同步向内侧对桩柱进行夹紧,可对不同尺寸的桩柱进行夹持,夹持好后通过限位机构对摇杆进行限位,避免摇杆发生角度改变而影响夹持效果,通过循环机构的部件进行循环转动,并通过橡胶垫增加摩擦力与拉力,可快速将桩柱向上拔起,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解决了目前的拔柱装置在使用时,拔柱效率较低,且使用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

2、在水利工程中,为了防止地基塌陷,经常先在施工场地周围打入大量桩,用于防护等需求,但是在部分情况下,需要将原有的柱子移位或拔出,目前使用的拔柱装置结构较为简单,耗时耗力,浪费人力及时间,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且拔柱效果较差,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3、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打入的桩大小也各不相同,而目前的拔柱装置,结构较为单一,无法根据桩的尺寸进行调节,由于拔桩工作时需要的拉力较大,在拔桩过程中可能柱桩从夹紧处脱落,使用性不佳,也会影响拔柱效果,不仅需要二次拔桩,且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包括底座(1)和开设于其内部的移动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包括转动于移动槽(2)两侧的双向螺纹杆(31)及固定于其一侧的主动皮带盘(32),还包括活动于主动皮带盘(32)表面的皮带条(33)及活动于其内部一侧的从动皮带盘(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8)包括安装于L型板(7)内部的伺服电机(81)及转动于定位壳(6)内部上下两处的齿轮(82),还包括啮合于齿轮(82)表面的链条(83)及固定于其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包括底座(1)和开设于其内部的移动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包括转动于移动槽(2)两侧的双向螺纹杆(31)及固定于其一侧的主动皮带盘(32),还包括活动于主动皮带盘(32)表面的皮带条(33)及活动于其内部一侧的从动皮带盘(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8)包括安装于l型板(7)内部的伺服电机(81)及转动于定位壳(6)内部上下两处的齿轮(82),还包括啮合于齿轮(82)表面的链条(83)及固定于其表面的挤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秀秀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鸿联万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