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036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以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中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阻挡层和金属接触结构,所述阻挡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金属接触结构位于所述阻挡层上,且填充所述凹槽,其中,所述金属接触结构具有单一金属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阻挡层仅位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使得所述凹槽的侧壁上没有阻挡层,从而降低了填充难度,也降低了导电结构的阻值,所述金属接触结构具有单一金属材料,避免了所述凹槽在厚度方向上同时具有两种金属材料,因而降低了工艺整合复杂性,没有了两种金属材料之间直接接触的界面阻值,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阻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先进生产技术的中段制程(meol)节点中,金属接触结构的形成过程如下:

2、如图1所示,首先,提供衬底10,在所述衬底10上形成栅极结构g,所述栅极结构g两侧的衬底10中形成有源极s和漏极,在所述衬底10上形成第一介质层11,所述第一介质层11覆盖所述栅极结构g,在所述第一介质层11中形成有底部凹槽12,所述底部凹槽12暴露出所述栅极结构g、源极s和漏极,在所述底部凹槽12的内壁上依次沉积金属层21和金属阻挡层22,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层11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上且位于所述栅极结构外侧的第一部分,依次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材料均为氧化硅,所述第二部分的材料为氮化硅,所述金属层21以及所述金属阻挡层22的侧壁厚度均较厚;如图2所示,接着,执行退火工艺,所述金属层21和所述衬底10反应并在所述源极s和漏极表面形成金属硅化物层13;如图3所示,接着,通过pvd或cvd工艺在所述底部凹槽12内壁上形成钴衬垫层和钴种子层,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中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阻挡层和金属接触结构,所述阻挡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金属接触结构位于所述阻挡层上,且填充所述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设置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中设置有源区和漏区,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外侧的基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贯通所述顶部介质层、中间停止层和底部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中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阻挡层和金属接触结构,所述阻挡层覆盖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金属接触结构位于所述阻挡层上,且填充所述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设置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中设置有源区和漏区,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外侧的基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贯通所述顶部介质层、中间停止层和底部介质层,并暴露出所述源区和漏区的基底,所述第二凹槽贯通所述顶部介质层和中间停止层,并暴露出所述栅极结构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金属硅化物膜层,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底部金属膜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的材料均为氮化钛,所述第一金属接触结构和第二金属接触结构的材料均为钨。

6.一种半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鲁张浩高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积海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