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把持式针对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28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8
本技术公开了临床把持式针对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包括主框,逆时针旋转螺杆通过轴承和U形框带动第一辊筒上移后,放松对手术单本体的夹持程度,而后根据创口将手术单本体在水平方向上调节至所需位置,同时调节手术单本体的松紧程度,顺时针旋转螺杆带动轴承和U形框下移到第一辊筒配合第二辊筒充分夹持手术单本体的高度,限制手术单本体的活动能力,人员手持持柄将装置进行放置,将手术单本体铺设至患者体表。将待剪切部分从创口中暴露出来,能够有效降低受制于手术单柔性材质的影响,在将手术单开窗处覆盖于剪切部位正上方的过程中,需要频繁调节手术单的各边角位置及平整度的情况出现,有效简化了操作流程,保障手术单的铺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临床把持式针对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


技术介绍

1、手术单是一种用于医疗手术的医疗器械,通常由无纺布或其他材料制成,可以在手术时放置在手术台上,用于收集手术过程中的污染物和废弃物,以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卫生,手术单还可以提高手术室内的工作效率,减少手术室清洁和消毒的工作量。

2、现有的部分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在临床使用当中,受制于手术单柔性材质的影响,在将手术单开窗处覆盖于剪切部位正上方的过程中,需要频繁调节手术单的各边角位置,以保障手术单整体覆盖后位置的准确性和平整度,该操作较为繁琐,对手术单铺设的效率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临床把持式针对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部分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在临床使用当中,受制于手术单柔性材质的影响,在将手术单开窗处覆盖于剪切部位正上方的过程中,需要频繁调节手术单的各边角位置,以保障手术单整体覆盖后位置的准确性和平整度,该操作较为繁琐,对手术单铺设的效率有着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临床把持式针对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包括主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1)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主框(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持柄(2),所述持柄(2)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主框(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内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底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5),所述轴承(5)底部均固定连接有U形框(6),所述U形框(6)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辊筒(7),所述主框(1)一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底框(8),所述底框(8)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辊筒(9),所述第一辊筒(7)和第二辊筒(9)相邻之间活动连接有手术单本体(10),所述手术单本体(10)内侧设置有创...

【技术特征摘要】

1.临床把持式针对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包括主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1)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主框(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持柄(2),所述持柄(2)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主框(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内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底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5),所述轴承(5)底部均固定连接有u形框(6),所述u形框(6)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辊筒(7),所述主框(1)一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底框(8),所述底框(8)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辊筒(9),所述第一辊筒(7)和第二辊筒(9)相邻之间活动连接有手术单本体(10),所述手术单本体(10)内侧设置有创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把持式针对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柄(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持垫(12),所述持垫(12)为磨砂材质,所述持柄(2)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主框(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把持式针对伤口部位剪切手术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6)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滑杆(14)外侧均滑动连接有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科罗家俊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鸿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