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及热管理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23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及热管理模块,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包括一侧具有流道口的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内阀芯、设置在阀体内且环绕所述内阀芯设置的外阀芯、执行器,所述内阀芯上凸伸有与所述执行器连接的驱动轴,所述内阀芯和所述外阀芯之间设有传动装置,以在所述内阀芯转动时带动所述外阀芯转动。本技术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及热管理模块,通过将驱动轴设置在内阀芯上以与执行器连接,从而可以省去轴承,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及热管理模块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呈逐年两位数比例递增。传统汽车中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燃烧后剩余的热能,完全能够满足驾驶舱乘客的使用需求。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电池,如何充分利用能源,解决驾驶舱舒适性和电池电量消耗引起的续航里程减少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的一大挑战。当前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率普遍不高,部分能源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而未能等到充分利用。

2、目前市场上三通和四通水阀结构已经成熟并在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但是不能减小整车设计布局空间和管路的错综复杂。

3、现有部分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通过外阀芯与执行器连通,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实现切换模式的效果,但是必须设置轴承。因为,外阀芯带动内阀芯旋转到一定角度后,使得内阀芯停止时,此时外阀芯仍然需要反向旋转到一定的角度,在外阀芯回转过程中,内阀芯需保持静态,不受到外力使之运动,因此,外阀芯和内阀芯中间需要摩擦较小的轴承来联动。

4、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以解决现有多通阀必须设置轴承导致结构复杂、成本增加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包括一侧具有流道口的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内阀芯、设置在阀体内且环绕所述内阀芯设置的外阀芯、执行器,所述内阀芯上凸伸有与所述执行器连接的驱动轴,所述内阀芯和所述外阀芯之间设有传动装置,以在所述内阀芯转动时带动所述外阀芯转动。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阀芯上且沿径向向外凸伸的第一抵持块、设置在所述外阀芯内壁沿径向向内凸伸的第二抵持块,所述第一抵持块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持块沿圆周方向卡持带动所述外阀芯转动的第一状态、脱离所述第二抵持块使得所述内阀芯独立转动的第二状态。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还包括上盖板,所述内阀芯具有开口朝向流道口的多个内流道,所述外阀芯包括底板、自所述底板朝向流道口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分隔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外侧,所述第一挡板围设形成容置腔,所述内阀芯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底板与所述阀体和上盖板间隔设置以围设形成流道腔,所述分隔挡板将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分隔形成至少一个外流道和至少两个连接流道,其中所述外流道仅具有朝向流道口的一侧开口,所述连接流道沿轴向贯穿以连通所述流道口和所述流道腔。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凸伸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底板朝向所述上盖板的一侧凸伸设有第二限位件,在所述外阀芯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脱离,在所述外阀芯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轴向抵持。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沿圆周方向阵列排布。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板和所述阀体一体成型设置。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板上设有供所述驱动轴穿过的传动孔,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孔内且环绕所述驱动轴设置的k型圈。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通阀还包括下盖板,所述流道口开设在所述下盖板上,所述流道口包括用以与所述内流道连通的内流道口、用以与所述外流道连通的第一外流道口、用以与所述连接流道连通的第二外流道口。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通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盖板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内阀芯和外阀芯抵持,以分隔内流道、外流道及连接流道。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管理模块,所述热管理模块包括如上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及热管理模块,通过将驱动轴设置在内阀芯上以与执行器连接,从而可以省去轴承,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进行抵持,在驱动所述外阀芯时降低扭矩,在停止转动时提高密封效果并限制所述外阀芯转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100)包括一侧具有流道口的阀体(1)、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的内阀芯(3)、设置在阀体(1)内且环绕所述内阀芯(3)设置的外阀芯(4)、执行器(7),所述内阀芯(3)上凸伸有与所述执行器(7)连接的驱动轴(31),所述内阀芯(3)和所述外阀芯(4)之间设有传动装置,以在所述内阀芯(3)转动时带动所述外阀芯(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阀芯(3)上且沿径向向外凸伸的第一抵持块、设置在所述外阀芯(4)内壁沿径向向内凸伸的第二抵持块,所述第一抵持块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持块沿圆周方向卡持带动所述外阀芯(4)转动的第一状态、脱离所述第二抵持块使得所述内阀芯(3)独立转动的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100)还包括上盖板(2),所述内阀芯(3)具有开口朝向流道口的多个内流道(32),所述外阀芯(4)包括底板(41)、自所述底板(41)朝向流道口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42)和第二挡板(43)、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42)和所述第二挡板(43)之间的分隔挡板(44),所述第二挡板(43)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42)外侧,所述第一挡板(42)围设形成容置腔,所述内阀芯(3)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底板(41)与所述阀体(1)和上盖板(2)间隔设置以围设形成流道腔(46),所述分隔挡板(44)将所述第一挡板(42)和所述第二挡板(43)之间分隔形成至少一个外流道和至少两个连接流道(45),其中所述外流道仅具有朝向流道口的一侧开口,所述连接流道(45)沿轴向贯穿以连通所述流道口和所述流道腔(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100)还包括上盖板(2),所述上盖板(2)上朝向所述底板(41)的一侧凸伸设有第一限位件(22),所述底板(41)朝向所述上盖板(2)的一侧凸伸设有第二限位件(411),在所述外阀芯(4)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件(22)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11)脱离,在所述外阀芯(4)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件(22)和所述第二限位件(411)沿轴向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2)和所述第二限位件(411)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沿圆周方向阵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和所述阀体(1)一体成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上设有供所述驱动轴(31)穿过的传动孔(21),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孔(21)内且环绕所述驱动轴(31)设置的K型圈(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阀还包括下盖板(5),所述流道口开设在所述下盖板(5)上,所述流道口包括用以与所述内流道(32)连通的内流道口、用以与所述外流道连通的第一外流道口、用以与所述连接流道(45)连通的第二外流道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盖板(5)内的密封件(6),所述密封件(6)与所述内阀芯(3)和外阀芯(4)抵持,以分隔内流道(32)、外流道及连接流道(45)。

10.一种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模块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100)包括一侧具有流道口的阀体(1)、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的内阀芯(3)、设置在阀体(1)内且环绕所述内阀芯(3)设置的外阀芯(4)、执行器(7),所述内阀芯(3)上凸伸有与所述执行器(7)连接的驱动轴(31),所述内阀芯(3)和所述外阀芯(4)之间设有传动装置,以在所述内阀芯(3)转动时带动所述外阀芯(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阀芯(3)上且沿径向向外凸伸的第一抵持块、设置在所述外阀芯(4)内壁沿径向向内凸伸的第二抵持块,所述第一抵持块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持块沿圆周方向卡持带动所述外阀芯(4)转动的第一状态、脱离所述第二抵持块使得所述内阀芯(3)独立转动的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内外阀芯的多通阀(100)还包括上盖板(2),所述内阀芯(3)具有开口朝向流道口的多个内流道(32),所述外阀芯(4)包括底板(41)、自所述底板(41)朝向流道口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42)和第二挡板(43)、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42)和所述第二挡板(43)之间的分隔挡板(44),所述第二挡板(43)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42)外侧,所述第一挡板(42)围设形成容置腔,所述内阀芯(3)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底板(41)与所述阀体(1)和上盖板(2)间隔设置以围设形成流道腔(46),所述分隔挡板(44)将所述第一挡板(42)和所述第二挡板(43)之间分隔形成至少一个外流道和至少两个连接流道(45),其中所述外流道仅具有朝向流道口的一侧开口,所述连接流道(45)沿轴向贯穿以连通所述流道口和所述流道腔(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应
申请(专利权)人:海力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