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医疗用夹具和医疗用夹具套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医疗用夹具和医疗用夹具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21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7
为了能够更适当地将切除病变后产生的切除创口闭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1)具有:一对臂板部(30、40),其通过弹力呈大致V字状张开;紧固构件(60),其以能够沿一对臂板部(30、4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一对臂板部(30、40),通过向臂板部(30、40)的顶端方向移动,使一对臂板部(30、40)合拢;以及插通孔形成构件(50),其在一对臂板部(30、40)中的一个臂板部(30)的外表面侧形成插通孔(H1),插通孔(H1)沿一个臂板部(30)的长度方向延伸,使与该医疗用夹具(1)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的臂板部能够插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夹具和医疗用夹具套件,其用于利用例如内窥镜插入体内的消化道等管腔器官内,来闭合切除病变后产生的切除创口。


技术介绍

1、食道、胃、大肠等消化道的癌症等疾病主要从消化道的黏膜层产生并发展。作为切除这样的病变的方法,通常进行esd(内窥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即剥离至包含黏膜层的黏膜下层来切除病变。此外,近年来,还进行eftr(内窥镜下全层切除术),即通过切开肌层并切除胃壁全层来切除病变。切除病变后产生的切除创口使用夹具、留置勒除器等来闭合。

2、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医疗用把持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把持部,其根据体外的操作来把持体内组织;以及卡合部,其与不同于把持部的其它把持部卡合,使其它把持部能够一边卡合一边把持体内组织,卡合部在穿过内窥镜的钳道插入体内的情况下,变形为其它把持部容易卡合的形状。

3、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缝合因病变部的剥离而产生的溃疡时,将带卡合部的夹具的把持部夹在溃疡的近前侧,将与卡合部卡合的其它夹具夹在溃疡的对置位置,由此能够容易地缩小溃疡的宽度。此外,由卡合部形成的圈能够变形,由此,实现安全性和操作的容易性的提高。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726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虽然能够使两个夹具靠近而缩小溃疡的宽度,但因为卡合部的圈能够变形,所以存在两个夹具的把持部的相对位置不稳定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旨在使两个夹具靠近而缩小溃疡的宽度,但是没有考虑使由各个夹具夹着的体内组织的接触性提高。

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适当地将切除病变后产生的切除创口闭合的医疗用夹具和医疗用夹具套件。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的特征在于,具有:

6、一对臂板部,其通过弹力呈大致v字状张开;

7、紧固构件,其以能够沿所述一对臂板部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一对臂板部,通过向所述臂板部的顶端方向移动,使所述一对臂板部合拢;以及

8、插通孔形成构件,其在所述一对臂板部中的一个臂板部的外表面侧形成插通孔,所述插通孔沿所述一个臂板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使与该医疗用夹具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的臂板部能够插通。

9、根据该结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能够用一对臂板部夹着并固定体内组织,并且在使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的臂板部插通于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的插通孔的状态下,通过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用一对臂板部夹着并固定体内组织,能够维持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的臂板部与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的臂板部并行的状态,使体内组织面接触并固定。

10、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也可以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一对臂板部分别具有在所述一对臂板部合拢时卡定所述紧固构件的紧固构件卡定部,

11、所述插通孔形成构件在比所述一个臂板部的所述紧固构件卡定部更靠顶端侧形成所述插通孔。

12、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插通孔形成构件配置于在合拢一对臂板部时不妨碍紧固构件的移动的位置。

13、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也可以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插通孔形成构件设置于比所述一个臂板部的顶端部向基端侧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14、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插通孔形成构件配置在不妨碍一对臂板部把持体内组织的位置。

15、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也可以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插通孔形成构件具有半圆筒形状,以所述插通孔形成构件的内周面与所述一个臂板部的外表面相对置的方式配置,形成被所述插通孔形成构件的内周面和所述一个臂板部的外表面包围的所述插通孔。

16、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臂板部的外表面侧形成被半圆筒形状的插通孔形成构件的内周面和臂板部的外表面包围的插通孔。

17、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也可以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插通孔形成构件的顶端面朝向所述一个臂板部的顶端侧向下倾斜。

18、根据该结构,在将医疗用夹具插入内窥镜的钳道的近侧出口即基端侧钳子口时,能够使医疗用夹具顺畅地穿过。

19、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也可以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插通孔形成构件的基端面朝向所述一个臂板部的基端侧向下倾斜。

20、根据该结构,在将医疗用夹具重新收纳于内窥镜的钳道的远侧出口即顶端侧钳子口时,能够使医疗用夹具顺畅地穿过。

21、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也可以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插通孔形成构件由金属构成。

22、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插通孔形成构件的硬度,以使得在使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的臂板部插通时插通孔形成构件不会变形,能够更可靠地维持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的臂板部与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的臂板部并行的状态,使体内组织面接触并固定。

23、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也可以为,在上述结构中,在与外表面侧形成有所述插通孔的所述一个臂板部不同的另一个臂板部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能够与和该医疗用夹具同样地设置有插通孔形成构件的医疗用夹具的该插通孔形成构件卡合。

24、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与外表面侧形成有插通孔的一个臂板部不同的另一个臂板部设置卡合部。在将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作为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使用时,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a用一对臂板部夹着并固定体内组织的状态下,在使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b(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的另一个臂板部插通于该医疗用夹具a的插通孔的情况下,医疗用夹具b的另一个臂板部的卡合部与医疗用夹具a的插通孔形成构件卡合,医疗用夹具b的另一个臂板部难以从医疗用夹具a的插通孔脱离。由此,能够用医疗用夹具b可靠地拉拽医疗用夹具a,其结果,能够使医疗用夹具a与医疗用夹具b稳定地接近。

25、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也可以为,在上述结构中,在与外表面侧形成有所述插通孔的所述一个臂板部不同的另一个臂板部的顶端部设置有所述卡合部,

26、所述卡合部构成为包括朝向所述一个臂板部侧弯折的弯折部。

27、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与外表面侧形成有插通孔的一个臂板部不同的另一个臂板部的顶端部设置折返形状的卡合部。由此,以医疗用夹具b的另一个臂板部的卡合部钩挂在医疗用夹具a的插通孔形成构件的方式卡合,能够用医疗用夹具b可靠地拉拽医疗用夹具a,其结果,能够使医疗用夹具a与医疗用夹具b稳定地接近。

28、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也可以为,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弯折部的朝向所述一个臂板部侧的延伸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能够穿过所述插通孔的尺寸。

29、根据该结构,在将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作为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使用时,能够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a用一对臂板部夹着并固定体内组织的状态下,使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夹具b(分体的其它医疗用夹具)的另一个臂板部容易地插通于该医疗用夹具a的插通孔。

30、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11.一种医疗用夹具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医疗用夹具和第二医疗用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医疗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晴洋杉谷龙朗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