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基坑的装配式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09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6
本技术属于基坑支护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基坑的装配式支护结构,针对现有防护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较多,设备维修、保养难度较大,并且操作复杂,在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收纳时,劳动强度大,对操作员要求高,并且当基坑较深时,无防护设备,容易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防护板、L形板、三个底板、多个三角板,多个一号锥柱和二号锥柱,三个所述防护板前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可以在对防护板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时,所需连接的结构减少,并减少螺栓的使用,进而减少对防护板安装或拆卸时的难度,同时对基坑进行防护,减少基坑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也防止移动设备或者建筑材料滑落基坑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基坑的装配式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952767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市政工程基坑的装配式支护结构,包括防护板和多个连接架,防护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防护板沿基坑侧壁依次排列,相邻两个防护板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两端分别与防护板的顶端和底端平齐,多个连接架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防护板之间,一个连接架包括连接杆和与连接杆连接的支撑板,连接杆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连接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连接槽匹配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相邻两个连接槽内,固定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伸入地下,支撑板与基坑侧壁垂直,且底部与地面抵接,达到减小成本,且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效果。

3、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防护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较多,设备维修、保养难度较大,并且操作复杂,在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收纳时,劳动强度大,对操作员要求高,并且当基坑较深时,无防护设备,容易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基坑的装配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板(1)、L形板(11)、三个底板(4)、多个三角板(3),多个一号锥柱(5)和二号锥柱(12),三个所述防护板(1)前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4),多个所述三角板(3)的底部分别与三个底板(4)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三角板(3)的后侧分别与三个防护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一号锥柱(5)的顶部分别与三个防护板(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锥柱(12)的顶部与L形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基坑的装配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卡环(10)、多个顶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基坑的装配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板(1)、l形板(11)、三个底板(4)、多个三角板(3),多个一号锥柱(5)和二号锥柱(12),三个所述防护板(1)前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4),多个所述三角板(3)的底部分别与三个底板(4)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三角板(3)的后侧分别与三个防护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一号锥柱(5)的顶部分别与三个防护板(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锥柱(12)的顶部与l形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基坑的装配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卡环(10)、多个顶块(9)、连接板(14)和两个固定孔(15),多个所述顶块(9)的底部分别与三个防护板(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卡环(10)分别转动设置在同一个l形板(11)的顶部,两个所述卡环(10)分别与两个顶块(9)相互契合,所述连接板(14)上开设有两个与顶块(9)相适配的孔洞,两个孔洞的内壁分别与两个顶块(9)的外侧相贴,两个所述固定孔(15)分别设置在同一个连接板(14)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基坑的装配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三个框架(6)、多个孔板(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宇王乾鸿范立雄王晓冬单宏伟贾东林鹏腾王江烽刘萧峰刘耀林建伟韦云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