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蚶养殖,尤其涉及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泥蚶是蚶目蚶科泥蚶属软体动物,又称血蚶、银蚶、花蚶、蚶子等;壳质坚厚,极膨胀,两壳相等,近卵圆形;壳顶尖而突出,位于背部中央之前;壳的前端圆,后端斜截形,腹缘弓形,背缘直;放射肋粗壮,肋上有稀疏而大的结节,在后背区的肋上结节低矮,肋间沟同肋等宽;壳内缘具缺刻;铰合部直,铰合齿密集;两壳顶相距较远,韧带面较宽,菱形。壳表白色,被以棕色壳皮。泥蚶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在中国沿岸各地均有分布;喜栖息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软泥滩涂上;滤食性动物,喜食硅藻类、有机碎屑和桡足类等;泥蚶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其肉味甘咸,性温,入脾、胃、肝经,具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散结消痰的功效。
2、每年三、四月份养殖户会采用泥浆泵或船耕机对养殖泥蚶的围塘进行清淤,并将清淤淤泥直排入海,造成围塘内涂面营养盐缺失,养殖的贝类生长缓慢。此外,有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投入鸡粪或猪粪等有机肥肥水,但对营底栖生活的泥蚶促生长作用不大。
3、如中国专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泥蚶苗需满足1000粒/k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大米草发酵底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养殖底泥40-50kg、大米草粉10-20kg、EM菌液5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底泥制备过程为:清淤出来的养殖底泥经过漂白粉50g/m3消毒,太阳照射两天,获得养殖底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泥蚶苗需满足1000粒/k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大米草发酵底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养殖底泥40-50kg、大米草粉10-20kg、em菌液5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底泥制备过程为:清淤出来的养殖底泥经过漂白粉50g/m3消毒,太阳照射两天,获得养殖底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大米草发酵底肥养殖泥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草发酵底肥的制备方法为:大米草粉和底泥混合后,加入em菌液进行发酵,得到所述的大米草发酵底肥。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卫,李来国,陈华利,黄雨华,翁仙慧,刘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台州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台州市海洋预报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