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尤其涉及一种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n型钝化太阳能电池仅有背面为隧穿钝化结构,其正面仍为p+扩散发射极结构。而在其正面金属化过程中,金属浆料会烧穿正面的钝化层,并与硅基体接触形成欧姆接触,这会导致大量的金属复合损失,影响钝化性能和电池效率。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正面金属复合损失带来的影响,将正面也制成了全绒面的隧穿氧化结构,即双面钝化的太阳能电池,但隧穿氧化结构中的掺杂多晶硅会产生严重的寄生吸收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可以兼顾钝化性能以及电荷传输的双面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硅基体厚度方向一侧交替设置微绒面结构的金属区域以及绒面结构的非金属区域,可以保证非金属区域为无前场的绒面结构,最大程度保留并优化钝化效果,且不影响电荷的横向传输。同时将第一隧穿氧化层和第一掺杂层设置在金属区域的微绒面结构上,可以在不影响钝化以及接触性能的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7.一种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结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自强,于海斌,刘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