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004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砖块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用于制备矩形块状的透水砖,透水砖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透水孔,透水孔贯穿透水砖上下两端,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为对称放置的两个,两支撑架上端固定有固定架,两支撑架之间靠近下端位置固定有支撑框,支撑框上固定有托板,托板上开设有与透水砖上透水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圆通孔;模具,模具呈上端开口的矩形壳箱状,模具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圆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圆通孔;实现对透水砖的制备,并完成对透水孔的预设,且轴杆在透水砖未彻底凝固前即从模具内抽离,后续仅需对透水砖与模具内壁分离进行脱模即可,避免轴杆残留在透水砖中造成不便于进行透水砖的脱模作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砖块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生活垃圾砖的制备技术因其能够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建筑材料而受到广泛关注。生活垃圾砖通过将生活垃圾与适当的粘结材料进行混合、成型、固化等工艺步骤,可以制得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砖块;这种砖块不仅能有效减少填埋场的压力,还能减少对传统建筑材料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效益;透水砖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砖块,其可由生活垃圾与其他材料混合后,在模具内冲压制成;由于透水砖上通常具有多个透水孔,因此,制备透水砖的模具内侧底面上通常固定有多个竖直放置的轴杆,轴杆用于冲压成型时在透水砖上预留出透水孔,轴杆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且后续脱模过程中,除对透水砖与模具周壁及底部之间进行分离脱模的基础上,还需对透水砖与轴杆接触部位需进行额外脱模作业,且透水孔及轴杆数量较多,导致后续脱模过程复杂;因此,现有技术中模具内设置大量轴杆进行预留透水孔方式,存在着容易导致后续脱模过程难度增加,造成不便于对透水砖进行脱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用于制备矩形块状的透水砖(100),透水砖(100)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透水孔(101),透水孔(101)贯穿透水砖(100)上下两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杆(801)由导热材料制成,轴杆(801)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加热源,第二加热源用于对轴杆(801)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100)上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半圆柱状的凹槽(102),透水砖(100)上端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半圆柱状的凸条(103),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用于制备矩形块状的透水砖(100),透水砖(100)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透水孔(101),透水孔(101)贯穿透水砖(100)上下两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杆(801)由导热材料制成,轴杆(801)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加热源,第二加热源用于对轴杆(801)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100)上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半圆柱状的凹槽(102),透水砖(100)上端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半圆柱状的凸条(103),凹槽(102)与凸条(103)呈交替布置,且相邻凸条(103)周壁与相邻凹槽(102)周壁平滑连接,透水孔(101)均开设于凸条(103)顶部,且凸条(103)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透水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冲压机构(700)包括导热材料制成的压板(701),压板(701)位于托板(300)正上方,压板(701)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源,压板(701)上端连接有竖直放置的第一伸缩气缸(702),第一伸缩气缸(702)底部固定于固定架(201)上,压板(701)下端面呈与透水砖(100)上端面相适配的波浪状,压板(701)周壁与托板(300)上定位完成后的模具(400)内侧周壁齐平,压板(701)下端开设有与轴杆(801)一一对应的盲孔,盲孔均与对应轴杆(801)呈同轴线放置,且盲孔与轴杆(801)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00)一侧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一输送机(9),第一输送机(9)输送方向与两支撑架(200)的布置方向平行,第一输送机(9)上端面与托板(300)上端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砖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500)包括一对分别固定于两支撑架(200)上的固定件(501),固定件(501)上均固定有水平放置的第四伸缩气缸(502),第四伸缩气缸(502)均与第三伸缩气缸(11)呈垂直放置,第四伸缩气缸(502)输出端均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栋陈少奇许佳豪齐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