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氢化流化床用硅粉连续加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79645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51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氢化流化床用硅粉连续加料系统,叶轮转子设置于流道,磁力联轴器A设置于第一腔室,且与叶轮转子相连,磁力联轴器B设置于第二腔室,驱动机构与磁力联轴器B相连,密封硅粉仓底部的下料口与流道相连,流道与气动输料器的粉体入口相连,气动输料器的气动进口与氢气管道相连,气动输料器的出口与冷氢化流化床的硅粉进口相连。通过自主设计的密封给料器,在实现流量调节可控的基础上,克服现有技术中星型给料器、粉体流量调节阀等装置的密封性问题,同时,利用补压氢气在气动输料器与冷氢化流化床之间形成的流通气流将硅粉输送至冷氢化流化床内,使得本申请能够实现硅粉连续加料,保证温度与负荷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多晶硅冷氢化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冷氢化流化床用硅粉连续加料系统


技术介绍

1、冷氢化工艺采用冷氢化流化床作为硅粉、四氯化硅和氢气的反应设备,将四氯化硅与氢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并进行加热,然后通入到冷氢化流化床中,利用气相流动流体的作用,吹动冷氢化流化床内的硅粉悬浮起来,使硅粉具有某些流体表观特征(即硅粉流态化),然后在2.5mpa至3.5mpa、550℃至70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氯氢硅,其中,冷氢化流化床内的反应温度需要保持稳定。

2、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间歇加料的方式,这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粉体流量调节阀密封性较差,且加料系统需要3.0mpa的压力,存在泄露问题导致现有技术中不能通过粉体流量调节阀实现硅粉的连续进料,只能采用密封性较高的蝶阀,而蝶阀仅能够实现开启与关闭,并不能调节硅粉流量,导致现有技术中只能采用间歇加料的方式。

3、具体地,现有技术中的间歇式加料系统(参见图1)主要包括硅粉仓10、冷氢化流化床20和蝶阀30,冷氢化流化床20内需要保持3.0mpa、550℃的工作条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蝶阀30开关,将硅粉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氢化流化床用硅粉连续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氢化流化床、气动输料器、两个密封硅粉仓和两个密封给料器,所述密封硅粉仓连接有硅粉进料管道和氢气压力为3.0MPa的氢气管道,所述密封给料器包括叶轮转子、磁力联轴器A、磁力联轴器B、驱动机构和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密封壳体具有上下连通的流道、与所述流道连通的第一腔室、与所述流道密封的第二腔室,所述叶轮转子设置于所述流道,所述磁力联轴器A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且与所述叶轮转子相连,所述磁力联轴器B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且与所述磁力联轴器A磁力耦合匹配,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磁力联轴器B相连,所述密封硅粉仓底部的下料口与所述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氢化流化床用硅粉连续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氢化流化床、气动输料器、两个密封硅粉仓和两个密封给料器,所述密封硅粉仓连接有硅粉进料管道和氢气压力为3.0mpa的氢气管道,所述密封给料器包括叶轮转子、磁力联轴器a、磁力联轴器b、驱动机构和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密封壳体具有上下连通的流道、与所述流道连通的第一腔室、与所述流道密封的第二腔室,所述叶轮转子设置于所述流道,所述磁力联轴器a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且与所述叶轮转子相连,所述磁力联轴器b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且与所述磁力联轴器a磁力耦合匹配,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磁力联轴器b相连,所述密封硅粉仓底部的下料口与所述流道相连,所述流道与所述气动输料器的粉体入口相连,所述气动输料器的气动进口与所述氢气管道相连,所述气动输料器的出口与所述冷氢化流化床的硅粉进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氢化流化床用硅粉连续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输料器包括汇总管道、与所述汇总管道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昌喜张志强马驰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润阳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