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媛莉专利>正文

喉部可持续吸引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963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喉部可持续吸引胃管,旨在提供一种不仅拥有普通胃管的引流以及鼻饲营养物质功能,而且还具备喉部可持续吸引的功能,有效去除了喉部的分泌物及防止胃内容反流物的误吸。它包括鼻饲口、主体管和鼻饲孔,所述主体管为双切圆双腔的胃管,其中的一个腔鼻饲腔仅与主体管两端的鼻饲口和鼻饲孔相通连接,另外的一个腔吸引腔仅与吸引口和主体管管身上的吸引孔相通连接,在吸引孔的前端有一个可充气的小球囊,小球囊附有充气管和球囊充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适用于脑卒中患者鼻咽、口咽的分泌物及胃内容反流物的清除。(*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喉部可持续吸引胃管。 技术背景目前的胃管只有引流或清洗胃内容物以及鼻饲营养物质这两种作用。研究表明 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第一,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和影响功能恢复的最 重要原因是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罪魁祸首是患者合并吞咽障碍使口腔、鼻腔内混合有 细菌的大量分泌物不能咽下而经喉部流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其发生率可高达 51% 73%,目前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仅仅是留置胃管给予营养物质解决进食误吸问题, 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鼻咽、口咽的分泌物及胃内容反流物的清除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脑卒中患者鼻咽、口咽的分泌物及胃内容反流物的清除问题, 本技术提供的胃管,不仅拥有普通胃管的引流以及鼻饲营养物质功能,而且还具备喉 部可持续吸引的功能,有效地清除了喉部的分泌物及防止胃内容反流物的误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高效的喉部 可持引管。本技术包括鼻饲口、主体管和鼻饲孔,所述主体管为双切圆双腔的胃管,其中 的一个腔鼻饲腔仅与主体管两端的鼻饲口和鼻饲孔相通连接,另外的一个腔吸引腔仅与吸 引口和主体管管身上的吸引孔相通连接,在吸引孔的前端有一个可充气的小球囊,小球囊 附有充气管和球囊充气阀。所述的主体管的鼻饲孔端变成单管单腔结构;所述的主体管采用聚氨酯(PU)材 料制造;所述的主体管上的吸引孔设有多个分布在不同轴线并相隔1cm。创新的喉部可持续吸引胃管可以在喂食营养物质的同时在喉部持续引流声门前 的滞留物,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从而 为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手段。喉部可持续吸引胃管具有普通胃管的 营养支持及防止进食误吸的作用,同时具有喉部清除分泌物的作用以及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的误吸,一管多种用途并且无创伤性,不增加患者的痛苦的同时又很好地发挥了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图2主体管截面A-A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实施例示意图。图中鼻饲口 1主体管2鼻饲孔3吸引口 4过渡接头5吸引孔6球囊7球囊 充气阀8吸引腔9鼻饲腔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主体管2设置为一个双切圆双腔结构,其中一个腔鼻饲腔10像普通胃管一样可以补充流质进行营养或者引流胃内容物,它仅与两端的鼻饲 口 1和鼻饲孔3连通;另一个腔吸引腔9可对喉部物质进行吸引,它仅与两端的吸引口 4和 吸引孔6连通。两腔在过渡接头5处分离。而为了给主体管2定位,在主体管2管身吸引 孔前设置有一可充气的小球囊7,小球囊7通过附在主体管上的小管与球囊充气阀连通。使 用时,当球囊经过鼻后孔即充气,带充气球囊的胃管不能通过食管起始部,胃管可准确、牢 靠固定于食管起始部,有效地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反流物的误吸,同时便于吸引孔处于咽 腔内最低的位置,且吸引孔位于球囊上方这样可对于口咽部分泌物进行最佳的引流。为了便于生产该设备,在鼻饲孔3端至球囊7段也可以设置成单腔结构;为达到最 好喉部最好的吸引效果,主体管的咽喉段设有多个并相隔ICM左右的吸引口 ;喉部可持续 吸引胃管最好采用聚氨酯(PU)材料制造,呈相切圆双腔胃管(此材料已被广泛用于制造鼻 空肠管等,耐酸碱),其内腔与普通胃管相同,具有胃管的营养支持及防止进食误吸的作用, 同时PU材料不透放射性线可X线了解定位,有利于胃管固定于食管开口便于吸引孔处于咽 腔内最低的位置。在图4使用实施例中,在插管前先充气检查球囊7有无漏气,检查后放气然后涂上 润滑剂,与普通胃管插管方式一致将胃管送入,当送至球囊7位置在鼻孔前时用胃管测量 鼻孔至外耳道的距离,此长度相当于球囊在会厌前的长度,将胃管送至该长度后充气,往回 拉至卡住在鼻后孔,再次往前送胃管,至有明显阻力时表明已经卡住在食管起始部处,固定 胃管球囊放气,并往鼻饲腔推注空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里,连接负压吸引器于吸引孔处即 可吸引,注意根据引流量定期放松球囊。胃的引流或清洗胃内容物以及鼻饲营养物质也可 以同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喉部可持续吸引胃管,包括鼻饲口、主体管和鼻饲孔,其特征是,主体管为双切圆双腔的胃管,其中的一个腔--鼻饲腔仅与主体管两端的鼻饲口和鼻饲孔相通连接,另外的一个腔--吸引腔仅与吸引口和主体管管身上的吸引孔相通连接,在吸引孔的前端有一个可充气的小球囊,小球囊附有充气管和球囊充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喉部可持续吸引胃管,包括鼻饲口、主体管和鼻饲孔,其特征是,主体管为双切圆双腔的胃管,其中的一个腔——鼻饲腔仅与主体管两端的鼻饲口和鼻饲孔相通连接,另外的一个腔——吸引腔仅与吸引口和主体管管身上的吸引孔相通连接,在吸引孔的前端有一个可充气的小球囊,小球囊附有充气管和球囊充气阀。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媛莉
申请(专利权)人:张媛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