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板加固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加固高桩码头的碳纤维板加固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1、码头平台为现浇框架式结构,除了面板及纵梁采用预制砼构件外,其余上部结构全部采用钢筋砼现浇构件。上部结构主要由框架、轨道梁、前边梁、纵向连系梁、面板、靠船构件、立柱和纵、横撑组成。面板采用钢筋砼空心板,板厚50cm,上部设8~10cm磨耗层。码头桩基为钻孔灌注桩,直径1000mm。平台排架间距8.0m。排架前端设靠船构件,其上安装sa-a300型橡胶护舷,前边梁上设sa-a250型橡胶护舷。而高桩码头受到环境腐蚀或其他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高桩码头的强度已达不到要求,同时伴随着裂缝、变形超限等种种强度失效的问题,对高桩码头进行补强加固已成为码头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社会中对高桩码头的补强加固技术进行开发研究已显得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2、碳纤维板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耐腐蚀、弹性恢复能力等优良性能,将其应用在高桩码头的加固,可以显著提升承载能力,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明显减少梁和板的变形以及裂缝宽度,还可以较大程度地发挥碳纤维板高强度的优势,提高材料的利用;
3、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比强度高,比模量大;(2)材料性能具有可设计性;(3)抗腐蚀性和耐久性能好;(4)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相近。这些特点使得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能满足现代结构向大跨、重载、轻质高强以及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现代建筑施工工业化
4、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碳纤维板进行加固裂缝时,每个碳纤维板都是单独结构,无法在加固完成后,将多个碳纤维板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无法进一步地提升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碳纤维板进行加固裂缝时,每个碳纤维板都是单独结构,无法在加固完成后,将多个碳纤维板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无法进一步地提升加固效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加固高桩码头的碳纤维板加固组合结构。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固高桩码头的碳纤维板加固组合结构,包括碳纤维板主体,还包括同步锁紧组件,所述碳纤维板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同步锁紧组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碳纤维板主体进行并联锁定。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板主体可以对高桩码头存在的裂缝进行加固固定,通过同步锁紧组件的设置,能够将安装后的多个碳纤维板主体进行联合加固,形成一个整体的加固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加强碳纤维板的加固效果。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锁紧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底部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底部的底板以及滑动连接在底板底部的夹持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滑口,所述第一滑口内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抵触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滑口,所述第二滑口内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与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所述夹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驱动滑柱滑动的驱动组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抵触轮对第二斜块的抵触,从而可以让夹持板通过卡接块对固定框的内壁抵触,将相邻的两个碳纤维板主体之间稳固并联固定,增加碳纤维板主体整体的加固效果。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杆外部的螺母套以及固定连接在螺母套外部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抵触轮,所述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纹杆带动螺母块向下运动,螺母块带动滑动架向下运动,滑动架带动第一抵触轮对第一斜块进行抵触,滑板带动第二抵触轮对第二斜块进行抵触,从而可以让夹持板通过卡接块对固定框的内壁抵触。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固定架的上方,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用于带动螺纹杆转动,而限位螺母由于锁定螺纹杆的位置,当转动螺纹杆时,转动限位螺栓,让其位于固定架的上方,转动完成后,再转动限位螺母对固定架抵触,让螺纹杆不可转动,形成锁定结构。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外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可拆卸连接在碳纤维板主体的外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板由于辅助固定架,将其安装在碳纤维板主体的外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板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加固网,所述加固网为钢丝网。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块、加固板以及加固网的设置,能够整体增加碳纤维板主体整体的加固效果。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中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框的顶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抵触板,所述l形板对应的抵触板的位置设有卡口。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固定架时,将l形板卡接在定位框中,然后推动滑条和抵触板,让抵触板在弹簧的弹力下,卡接在l形板中的卡口中,便可形成对固定架的安装,如此设置,方便后续的拆装。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板主体的背面涂覆有粘胶,且在粘胶的外部设置有离型纸。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碳纤维板主体进行粘接固定在裂缝处。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板主体为多边形结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不同形状的碳纤维板主体。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碳纤维板主体可以对高桩码头存在的裂缝进行加固固定,通过同步锁紧组件的设置,能够将安装后的多个碳纤维板主体进行联合加固,形成一个整体的加固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加强碳纤维板的加固效果。
2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将碳纤维板依次粘接固定在高桩码头存在裂缝的区域,然后将其稳固粘接,夹持板上的卡接块卡接在对应的固定框中,通过限位条进行限位抵触,转动螺纹杆带动螺母块向下运动,螺母块带动滑动架向下运动,滑动架带动第一抵触轮对第一斜块进行抵触,滑板带动第二抵触轮对第二斜块进行抵触,从而可以让夹持板通过卡接块对固定框的内壁抵触,将相邻的两个碳纤维板主体之间稳固并联固定,增加碳纤维板主体整体的加固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固高桩码头的碳纤维板加固组合结构,包括碳纤维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锁紧组件,所述碳纤维板主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4),所述同步锁紧组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碳纤维板主体(1)进行并联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固高桩码头的碳纤维板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锁紧组件包括固定架(7)、固定连接在固定架(7)底部的固定板(8)、设置在固定板(8)底部的底板(27)以及滑动连接在底板(27)底部的夹持板(33),所述固定板(8)上设有第一滑口(22),所述第一滑口(22)内滑动连接有滑柱(24),所述滑柱(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23),所述滑板(23)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抵触轮(29),所述底板(27)上设有第二滑口(28),所述第二滑口(28)内滑动连接有滑条(30),所述滑条(30)与夹持板(33)固定连接,所述滑条(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31),所述夹持板(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32),所述固定架(7)上设有驱动滑柱(24)滑动的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固高桩码头的碳纤维板加固组合结构,包括碳纤维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锁紧组件,所述碳纤维板主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4),所述同步锁紧组件用于将相邻的两个碳纤维板主体(1)进行并联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固高桩码头的碳纤维板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锁紧组件包括固定架(7)、固定连接在固定架(7)底部的固定板(8)、设置在固定板(8)底部的底板(27)以及滑动连接在底板(27)底部的夹持板(33),所述固定板(8)上设有第一滑口(22),所述第一滑口(22)内滑动连接有滑柱(24),所述滑柱(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23),所述滑板(23)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抵触轮(29),所述底板(27)上设有第二滑口(28),所述第二滑口(28)内滑动连接有滑条(30),所述滑条(30)与夹持板(33)固定连接,所述滑条(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31),所述夹持板(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32),所述固定架(7)上设有驱动滑柱(24)滑动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固高桩码头的碳纤维板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架(7)上的螺纹杆(18)、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8)外部的螺母套(19)以及固定连接在螺母套(19)外部的滑动架(20),所述滑动架(2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抵触轮(26),所述滑柱(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25),所述固定架(7)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固高桩码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绪敏,胡重阳,杨铎,金建,茆迪,余锋,许莎莎,侯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