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870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动潜孔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有锤体、连接柱;振动结构,所述振动结构包括有连接筒与驱动轮,且连接筒下端的外表面与所述锤体上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且驱动轮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有连接环,且连接环上端的表面与所述锤体下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与自身相反方向旋转,接着四组啮合柱分别与驱动轮的外表面啮合,使得驱动轮带动设备整体往复旋转,使得设备整体产生震动,可以将连接柱与多组排尘槽内部的灰尘与岩石碎屑抖落,从而避免设备被堵塞而被卡死,保证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潜孔锤;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


技术介绍

1、气动潜孔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和矿山开采的钻探工具,它通过压缩空气驱动钻头进行打击和钻进,适用于硬岩或复杂地质条件的钻探工作,气动潜孔锤的优点包括高效率、较强的穿透力和良好的耐用性。

2、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8816214u,涉及气动潜孔锤
,具体公开了一种气动潜孔锤,包括接头、外缸、逆止阀、配气座、内缸、活塞、衬套、卡环、卡钎套、钻头,接头的内部被逆止阀的阀头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逆止阀的内部设置有逆止阀弹簧,内缸与外缸之间设置有第三腔室,内缸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配气座与活塞之间的第四腔室,外缸与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五腔室、第六腔室,活塞的外周还设置有第二环形槽、第三环形槽、第四环形槽、第五环形槽,内缸的内壁还设置有多个第六环形槽。所述气动潜孔锤通过改变流道结构的形式减少压耗,使井口注入压力需求降低最少10%。所述气动潜孔锤在地层出水及小孔径的情况下,无需提高注气量也可正常工作,出现憋钻现象显著减少,实用性强。

3、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2)固定连接于所述锤体(11)的内部,且所述锤体(1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排尘槽(13),且排尘槽(13)开设有多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结构(2)还包括有旋转电机(22),且旋转电机(22)安装于所述连接筒(21)内部一侧的表面,并且旋转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3)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2)固定连接于所述锤体(11)的内部,且所述锤体(1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排尘槽(13),且排尘槽(13)开设有多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结构(2)还包括有旋转电机(22),且旋转电机(22)安装于所述连接筒(21)内部一侧的表面,并且旋转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3)的外表面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4),且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24)的下端分别轴承连接于所述锤体(11)上表面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潜孔锤用防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24)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24),且第二齿轮(24)设有四组,并且四组啮合柱(25)的外表面与驱动轮(26)的外表面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文孟德忠段中正佘丁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