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盘,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绕线盘。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线缆缠绕在绕线盘上,以满足收放功能。现有技术中的绕线盘,如图11所示,其包括支架201、导电滑环和绕线盘本体202,绕线盘本体转动连接在支架上,导电滑环包括固定部203和转动部204,固定部安装在支架上,转动部安装在绕线盘本体上而随绕线盘本体转动,使用时,线缆在导电滑环处需要断开一分为二,其中一根线缆205缠绕在绕线盘上并与导电滑环的转动部连接,另一根线缆206则连接导电滑环的固定部。这种绕线盘,一方面,线缆不是一整根,在导电滑环处有损耗,另一方面,长时间使用导电滑环容易损坏而引起断路,如现有的接地机器人,在作业时,架空线路通过绕线盘上的线缆接地,如因导电滑环故障而开路后,将严重影响作业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绕线盘线缆中,线缆需要一分为二而通过导电滑环连接,损耗大且容易因故障而开路的缺点,提出一种线缆绕线盘,线缆不需要断开,减小损耗,提升线路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绕线筒中,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内轮并与所述内轮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贯穿至所述绕线筒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使用时,所述线缆依次经过所述进线口、所述第二螺旋槽、所述穿线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所述出线口穿过所述绕线盘,所述线缆锁紧在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中;
5.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绕线筒中,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内轮并与所述内轮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贯穿至所述绕线筒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使用时,所述线缆依次经过所述进线口、所述第二螺旋槽、所述穿线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所述出线口穿过所述绕线盘,所述线缆锁紧在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槽的一侧设置有可将线缆捋进第一螺旋槽或第二螺旋槽中的捋线面,所述捋线面靠近所述底板,以及所述捋线面靠近所述支架的一侧均设置有圆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晨,胡云龙,张妍,黄欣,顾清,毛倩,赵雨希,葛梦昕,刘凤展,眭仁杰,姚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