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件模型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数值模拟定量设置反变形量的铸件模型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铸件在热加工过程中存在热应力和相变应力,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形状复杂,受 力不均,必将产生变形,影响铸件尺寸精度。近年来,铸造过程中铸件的热应力及变形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复杂结构件。开展了很多热应力和变形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的研 究,但由于铸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凝固、冷却、打箱、切除浇注系统和热处理都影响着 铸件的最终形状,使得准确预测机加工之前铸件的残余应力及加工余量成为一个难题。为 保证机加工时铸件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多数生产厂家在生产复杂铸件时,往往在设计时靠 增加加工余量的方法来保证铸件最终不出现缺肉的现象。然而增加加工余量给生产带 来能耗增加,出品率低,后续机加工耗时长等问题,不仅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也不符 合国家节能降耗要求。 目前,绝大部分热应力模型只针对凝固和冷却两个阶段进行模拟,忽略了后续的 打箱、切除浇注系统和热处理这几个工序对热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不能准确地预测铸件在 进行机加工之前的尺寸变化和剩余加工余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定量设置反变形量的设计铸件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建立凝固-冷却-打箱-切除浇注系统-热处理的整合热应力模型,利用此模型可视化地再现铸件在各个工序的热应力和变形的情况,得到机加工前铸件的最终几何形状;同时,对铸件关键点进行实际测量,证明模拟结果的准确性;(2)在铸件变形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根据铸件结构特征和不同区域的拘束度,设置反变形松弛系数,对铸件模型坐标增加反变形量;(3)对添加反变形量的铸件模型,再进行铸造、打箱、切割冒口和热处理过程的全流程数值模拟,得到机加工前铸件变形量分布;比较变形后模型和最终产品设计模型,如果铸件加工余量均匀且处于合理范围内,则根据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基于定量设置反变形量的设计铸件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建立凝固-冷却-打箱-切除浇注系统-热处理的整合热应力模型,利用此模型可视化地再现铸件在各个工序的热应力和变形的情况,得到机加工前铸件的最终几何形状;同时,对铸件关键点进行实际测量,证明模拟结果的准确性;(2)在铸件变形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根据铸件结构特征和不同区域的拘束度,设置反变形松弛系数,对铸件模型坐标增加反变形量;(3)对添加反变形量的铸件模型,再进行铸造、打箱、切割冒口和热处理过程的全流程数值模拟,得到机加工前铸件变形量分布;比较变形后模型和最终产品设计模型,如果铸件加工余量均匀且处于合理范围内,则根据反变形模型设计铸件模型;否则继续根据反变形模型、变形量和反变形松弛系数,进行下一循环反变形设计与计算模拟,直到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肖纳敏,李殿中,李依依,彭凡,张立文,张瑞雪,马进,刘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