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水锤压力清理输水管道管壁生物膜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7819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水锤压力清理输水管道管壁生物膜的系统,包括上游蓄水池、下游蓄水池,以及连通上游蓄水池和下游蓄水池的压力主管道,在所述压力主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流量计、生物膜监测仪、电磁调流阀,其中,所述电磁调流阀位于压力主管道末端,并根据生物膜监测仪反馈信号调整工作状态,包括保持同一阀门开度,使上游蓄水池向下游蓄水池稳定供水、按照阀门开度曲线运行清理清洗压力主管道内壁生物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水锤效应形成的波动湍流导致的高强度剪切力来对生物膜进行冲刷,促使管壁上的生物膜脱落并随水流带走,有效的清理管道,提高水体质量并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管网生物膜治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水锤压力清理输水管道管壁生物膜的系统


技术介绍

1、供水管网与其输送的饮用水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反应器”,符合标准的出厂水在其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化、生物反应,从而导致余氯衰减,浊度上升,细菌滋生,水质变差。供水管网中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原生动物、淡水藻类、和其他微型生物,而微生物在供水管道上附着生长便形成生物膜。供水管网系统中,95%的微生物集中于管道生物膜中,仅有5%的微生物游离于水中。

2、虽然供水管道是一个贫营养环境,但微生物仍然能在管壁表面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滋生,往往会引发管道腐蚀、水质变差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表明,供水管网生物膜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最开始是以细菌的形式附着,然后生成胞外聚合物(eps),eps可以改变生物膜细菌的表面特性,提供给生物膜一个抵抗剪切力的物理稳定性能,促进更多的微生物粘附和聚集。在生物膜内部细菌生长是层状聚集,一直到形成成熟的生物膜,这一过程可能需要花费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一旦水力条件发生变化,外力超过生物膜粘附力,生物膜便从管道表面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锤压力清理输水管道管壁生物膜的系统,包括上游蓄水池(1)、下游蓄水池(7),以及连通上游蓄水池(1)和下游蓄水池(7)的压力主管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主管道(2)上设置有电磁流量计(3)、生物膜监测仪(4)、电磁调流阀(6),其中,所述电磁调流阀(6)位于压力主管道(2)末端,并根据生物膜监测仪(4)反馈信号调整工作状态,包括保持同一阀门开度,使上游蓄水池(1)向下游蓄水池(7)稳定供水、按照阀门开度曲线运行清理清洗压力主管道(2)内壁生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锤压力清理输水管道管壁生物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调流阀(6)的上游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锤压力清理输水管道管壁生物膜的系统,包括上游蓄水池(1)、下游蓄水池(7),以及连通上游蓄水池(1)和下游蓄水池(7)的压力主管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主管道(2)上设置有电磁流量计(3)、生物膜监测仪(4)、电磁调流阀(6),其中,所述电磁调流阀(6)位于压力主管道(2)末端,并根据生物膜监测仪(4)反馈信号调整工作状态,包括保持同一阀门开度,使上游蓄水池(1)向下游蓄水池(7)稳定供水、按照阀门开度曲线运行清理清洗压力主管道(2)内壁生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锤压力清理输水管道管壁生物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调流阀(6)的上游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锤压力清理输水管道管壁生物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开度曲线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阀门从全开到全关过程,阀门流通口的大小变化情况的图表,根据清洗压力主管道(2)内壁生物膜所需水锤压力进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楠俞晓东张健陈胜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