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812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41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属于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有固定杆、调节杆、热端电极、冷端电极与容器,热端电极与冷端电极均由金属基底上镀碳纳米管形成,容器内设置有由铁氰化钾与亚铁氰化钾组成的电解液,容器顶部设置有密封盖,电解液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活性炭棉,固定杆与冷端电极连接,调节杆与热端电极连接,容器外设置有加热结构与制冷结构,固定杆与调节杆均包括有外橡胶层和内置于橡胶层的导线,导线与相应的电极电连接并构成闭合回路,闭合回路连接有电压表与电流表;本技术的测试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同时测试便捷、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热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却难以被利用的低级能源,包括工业废热、海水热能、地热等。热能是一种有潜力的绿色能源,而热电化学电池作为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热能回收装置,能将环境中热能通过温差效应转换为可供使用的电能。长期以来,贵金属如铂金是热电电池电极的主要材料,具有电池性能稳定的优点。但是由于成本高、能量转化率偏低,基于铂电极的热电化学电池不适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2、碳纳米管(cnt)具有独特的结构及优良的力学、电学和化学等性能,在众多
展现出应用前景。在热电化学方面,由于较低的生产成本、较大的比表面积与长径比、以及优良的导电特性,cnt具有传统电极所不具备的热电性质。基于cnt的新型热电电池电极可以通过电泳制备法获得。而在电极性能测试阶段,常会使用两种可产生有害气体的溶液—铁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钾。这两种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会挥发,如操作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的测试装置的可操作性与便捷性较差,同时没有有效处理有害气体的手段,容易影响实验者的安全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

2、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包括有固定杆、调节杆、热端电极、冷端电极与容器,所述热端电极与冷端电极均由金属基底上镀碳纳米管形成,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由铁氰化钾与亚铁氰化钾组成的电解液,所述容器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电解液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活性炭棉,所述密封盖上分别设置有供固定杆与调节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杆一端伸入电解液与冷端电极连接,所述调节杆一端伸入电解液与热端电极连接,所述容器外对应热端电极与冷端电极分别设置有加热结构与制冷结构,所述固定杆与调节杆均包括有外橡胶层和内置于橡胶层的导线,所述导线与相应的电极电连接并构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连接有电压表与电流表。

3、所述调节杆相对通孔上下滑动设置,所述调节杆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橡胶圈与第二橡胶圈。

4、所述第一橡胶圈与第二橡胶圈的间距为50mm-70mm。

5、所述热端电极与冷端电极的间距为40mm-140mm。

6、所述加热结构采用加热带与加热器,所述加热带缠绕于热端电极对应的容器外壁。

7、所述制冷结构包括有器皿,所述器皿内加入冰水混合物,所述制冷结构用于使得冷端电极附近电解液的温度稳定在0℃至5℃。

8、还包括有温度监测器,所述温度监测器用于监测热端电极与冷端电极的温度。

9、所述活性炭棉与电解液的距离不小于200mm。

10、所述固定杆与调节杆均为l形,并且末端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热端电极与冷端电极分别被夹持于对应夹持结构。

11、所述热端电极与冷端电极的面积均为0.4cm²。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测试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在电极性能测试中使用的铁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钾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同时测试便捷、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杆(1)、调节杆(2)、热端电极(3)、冷端电极(4)与容器(5),所述热端电极(3)与冷端电极(4)均由金属基底上镀碳纳米管形成,所述容器(5)内设置有由铁氰化钾与亚铁氰化钾组成的电解液,所述容器(5)顶部设置有密封盖(6),所述电解液与密封盖(6)之间设置有活性炭棉(7),所述密封盖(6)上分别设置有供固定杆(1)与调节杆(2)穿过的通孔(61),所述固定杆(1)一端伸入电解液与冷端电极(4)连接,所述调节杆(2)一端伸入电解液与热端电极(3)连接,所述容器(5)外对应热端电极(3)与冷端电极(4)分别设置有加热结构(8)与制冷结构(9),所述固定杆(1)与调节杆(2)均包括有外橡胶层和内置于橡胶层的导线,所述导线与相应的电极电连接并构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连接有电压表与电流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相对通孔(61)上下滑动设置,所述调节杆(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橡胶圈(10)与第二橡胶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圈(10)与第二橡胶圈(11)的间距为50mm-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电极(3)与冷端电极(4)的间距为40mm-1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8)采用加热带与加热器,所述加热带缠绕于热端电极(3)对应的容器(5)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结构(9)包括有器皿,所述器皿内加入冰水混合物,所述制冷结构(9)用于使得冷端电极(4)附近电解液的温度稳定在0℃至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温度监测器,所述温度监测器用于监测热端电极(3)与冷端电极(4)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棉(7)与电解液的距离不小于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与调节杆(2)均为L形,并且末端设置有夹持结构(12),所述热端电极(3)与冷端电极(4)分别被夹持于对应夹持结构(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电极(3)与冷端电极(4)的面积均为0.4cm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杆(1)、调节杆(2)、热端电极(3)、冷端电极(4)与容器(5),所述热端电极(3)与冷端电极(4)均由金属基底上镀碳纳米管形成,所述容器(5)内设置有由铁氰化钾与亚铁氰化钾组成的电解液,所述容器(5)顶部设置有密封盖(6),所述电解液与密封盖(6)之间设置有活性炭棉(7),所述密封盖(6)上分别设置有供固定杆(1)与调节杆(2)穿过的通孔(61),所述固定杆(1)一端伸入电解液与冷端电极(4)连接,所述调节杆(2)一端伸入电解液与热端电极(3)连接,所述容器(5)外对应热端电极(3)与冷端电极(4)分别设置有加热结构(8)与制冷结构(9),所述固定杆(1)与调节杆(2)均包括有外橡胶层和内置于橡胶层的导线,所述导线与相应的电极电连接并构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连接有电压表与电流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相对通孔(61)上下滑动设置,所述调节杆(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橡胶圈(10)与第二橡胶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有害气体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圈(10)与第二橡胶圈(11)的间距为50mm-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热电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云飞刘兴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