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修复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应用反翻法内衬非金属复合软管修复的旧管道可延长使用寿命30年以上。反翻法内衬非金属复合软管修复旧管道是将带有防渗透层并将浸有专用(或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增强复合软管作为新管道的成型材料,将被修管道作为新管道的翻转通道和成型模板,采用水压(或气压)将软管反翻并送入被修管道内,使软管的树脂层贴附于旧管道内壁,防渗层成为新管道的内壁表面。用加热法或室温固化法使衬管所浸树脂固化,形成内衬修复管道与原管道牢固复合管。
2、然而,现如今管道翻转修复装置为全封闭结构,一般采用缠绕轴对于待修复管道进行缠绕完毕后,才能对其进行后续翻转工作,因此一般只能对已知长度的管道进行修复,对于人工切割修复软管切割的不够精准,从而导致进入管道内的修复软管过多或过少,而且翻转装备占地大,操作空间需要较高也是一大技术问题。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解决现有装置对于无法适应于未知长度的管道修复情况,人工切割修复软管切割的不够精准,翻转装备需要较大操作空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包括球形翻转器,所述球形翻转器焊接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头部法兰连接有端盖,所述球形翻转器的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以及滚轮,所述球形翻转器的尾端焊接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尾端向
3、优选的,所述球形翻转器的两侧均设置有检视窗,所述检视窗的上端设置有温度计。
4、优选的,所述球形翻转器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空气压力阀。
5、优选的,所述球形翻转器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液进口,所述密封液进口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控制所述密封液进口。
6、优选的,所述滚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出料口处,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连接口处。
7、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1、本技术为未封闭设备,通过设置密封液,使进料口与翻转器形成内部密闭,从而利用持续的空气压力转化为动力翻转软管,无需对管道进行提前裁剪,理论上可进行无限长度的软管翻转,可根据实际修复情况,待修复完成后对管道进行裁剪,使管道裁剪更加精准,提高了修复精度以及节省了修复预算;
9、2、本技术一体化设计,占地小,安装方便快捷,只需对接好进出水口即可,对操作空间的需求较小。
1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翻转器,所述球形翻转器焊接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头部法兰连接有端盖,所述球形翻转器的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以及滚轮,所述球形翻转器的尾端焊接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尾端向所述球形翻转器内部翻转形成连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翻转器的两侧均设置有检视窗,所述检视窗的上端设置有温度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翻转器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空气压力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翻转器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液进口,所述密封液进口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控制所述密封液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出料口处,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连接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翻转器,所述球形翻转器焊接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头部法兰连接有端盖,所述球形翻转器的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以及滚轮,所述球形翻转器的尾端焊接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尾端向所述球形翻转器内部翻转形成连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翻转器的两侧均设置有检视窗,所述检视窗的上端设置有温度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连续翻转内衬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