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光贴膜,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双玻光伏组件的反光贴膜。
技术介绍
1、双玻光伏组件中电池片的串间,片间以及电池片四周与边框之间存在大量的空隙,这些空隙上的太阳光大多数会透射出去,无法直接被电池片利用,影响整个光伏组件的光利用效率。目前主要通过在电池片的串间和片间空隙处粘贴反光贴膜提高光利用率,但是由于电池片的四周与边框之间的间隙离边缘太近,水汽容易进入,现有的反光贴膜粘性不足,容易脱落,因此光伏组件边对边缘处贴膜的可靠性要求更高。
2、此外,在制备光伏组件时,层压过程中胶膜在高温交联过程的中的流动性会引起边缘反光贴膜的滑移,产生褶皱和弯曲等不良现象。反光贴膜的滑移现象,不仅会严重影响边缘缝隙处的光利用率而且更容易出现老化脱层等问题。另外,光伏组件的边缘位置属于层压排气的出口,边缘反光贴膜在层压过程中属于排气的终点,现有反光贴膜的粘贴面十分平整,粘贴在边缘处导致气泡难以排出,容易出现气泡等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光贴膜,解决现有反光贴膜存在的容易滑移,不易排气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利用率高且边缘不良率低的双玻光伏组件。
2、技术方案: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反光贴膜,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上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顶面上设有深压花结构,所述深压花结构上设有第一粘结层,所述防滑层的材质为硬质材料,第一粘结层的材质为热熔材料。
3、防滑层表面有深压花的粗糙结构,不仅可以防止在热压过程中膜带的偏
4、优选地,所述反光层与防滑层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
5、优选地,所述反光层的一面或两面设有透明耐候涂层,所述第二粘结层设于透明耐候涂层上。
6、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层的顶面设有促粘层。
7、优选地,所述深压花结构包括平行设于防滑层顶面的凸条。
8、优选地,所述凸条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矩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9、优选地,相邻凸条的间距相同。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和边框,电池片的四周与边框之间的间隙处粘贴有上述反光贴膜。
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防滑层可以有效解决组件层压过程中出现的滑移问题,同时也加快了气体的排出,有利于解决组件的气泡不良;2、通过防滑粘结层表面的一层纳米级的促粘层,有效的解决了因为防滑粘结层粘结力不足问题,增加了膜带与玻璃的粘结强度,保证了组件的可靠性;3、将本技术粘贴在双玻光伏组件的边缘位置上,增加了光伏组件抗外力冲击和破坏的能力,可减少组件在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碎片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层(1),所述反光层(1)上设有防滑层(3),所述防滑层(3)的顶面为深压花结构,所述深压花结构上设有第一粘结层(4),所述防滑层(3)的材质为硬质材料,第一粘结层(4)的材质为热熔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1)与防滑层(3)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1)的一面或两面设有透明耐候涂层(5),所述第二粘结层(2)设于透明耐候涂层(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4)的顶面设有促粘层(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压花结构包括平行设于防滑层(3)顶面的凸条(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31)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矩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相邻凸条(31)的间距相同。
8.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和边框,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层(1),所述反光层(1)上设有防滑层(3),所述防滑层(3)的顶面为深压花结构,所述深压花结构上设有第一粘结层(4),所述防滑层(3)的材质为硬质材料,第一粘结层(4)的材质为热熔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1)与防滑层(3)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反光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1)的一面或两面设有透明耐候涂层(5),所述第二粘结层(2)设于透明耐候涂层(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纯纯,王宇栋,潘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荷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