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具有微孔聚合物膜的增强的弹性体制品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盖茨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微孔聚合物膜的增强的弹性体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751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37
具有膜层的增强的弹性体制品,所述膜层具有与硅质填料配混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微孔基质。所述制品可为带、软管、轮胎或类似物。所述膜层可位于所述制品的接触表面或其它表面上或可嵌入到所述弹性体制品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1、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增强的弹性体制品诸如带或软管,在其中或其表面上具有多孔聚合物膜、更具体地在其中或其上具有微孔超高分子量聚烯烃膜。

2、用于动态应用的增强的弹性体制品包括带、软管、轮胎、空气弹簧、轮、抗振部件等。使用的增强物包括短纤维、线、缆绳和各种纺织品,包括帘线和织物。这样的产品的接触表面可为橡胶、纺织品或膜。弹性体包括固化或硫化的橡胶,诸如腈、乙烯-α-烯烃、二烯橡胶、丙烯类橡胶等;热塑性弹性体;流延弹性体诸如流延聚氨酯和有机硅;等等。

3、带包括动力传送带和运输带。动力传送带(或驱动带)广泛用于在动力传动驱动器中的驱动滑轮之间传递扭矩。摩擦驱动带包括v形带、平带、圆带和其它带形状,以及多v形肋带。正驱动带或同步带包括具有各种齿形的带齿动力传送带。齿形带也用于使运动同步,即作为同步带。运输带广泛用于移动或运输材料,并且可为平坦的或成型的,包括具有用于正驱动的齿。

4、软管包括流体动力或液压软管和流体运输软管。使用不可渗透的聚合物膜作为一些软管中的阻挡层,作为管或软管上的覆盖层。软管中或软管上使用的其它增强物或覆盖物包括电线、缆绳、帘线和织物。

5、同样,轮胎和其它增强的弹性体制品使用各种形式的纺织品、织物和帘线,用于内部增强或用于表面覆盖。

6、具体而言,织造的和针织的织物材料已经用于带和软管表面上以及带、轮胎和软管内,以及用于增强其它橡胶制品。包含无规或部分取向纤维的非织造织物材料也已经用于带表面上。类似地,包含无规或部分定向纤维的纸材料已经用于带表面上。

7、非织造织物、织造织物和纸状材料可具有可测量的孔隙率,这意味着它们是空气容易通过的。它们还可在压力下通过橡胶或其它可流动材料。当使用非织造织物、纸或织造织物作为例如带上的表面层时,弹性体向表面的渗透度可为有利的,或可为有害的,这取决于所需的表面特性。弹性体渗透(也称为“穿透”)的控制可为非常困难的,导致不均匀的表面特性。非织造物和纸在发生应变时还易于撕裂,导致在产生均匀的表面特性方面的其它困难。这些用途和问题描述在例如美国专利号8197372 b2中。因此,织物可用橡胶组合物预处理或与聚合物膜层压,以更好地控制表面特性。这样的处理为制造方法和所得制品增加了额外的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8、已经提出将固体或致密的非多孔聚合物膜用于带表面上。这样的在齿形带上的使用描述在例如美国专利号6296588 b1,7011880 b2和7235028 b2中。

9、已知微孔聚合物膜用作印刷介质,即合成纸。这样的膜描述在例如美国专利号3351495、4681750、4866172、4861644和4877679中。在增强的弹性体制品诸如带或软管中或其上使用微孔聚合物膜作为增强物或覆盖材料是未知的或未建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的系统和方法,其提供了增强的橡胶制品,该制品在其中或其上具有高度填充的微孔超高分子量聚合物膜,或在其中或其上具有作为膜层的含硅质填料的微孔超高分子量聚烯烃。

2、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的弹性体制品包括具有与硅质填料配混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微孔基质的膜层。该膜层的特征可为35体积%至95体积%的孔隙率。优选的聚烯烃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丙烯或它们的共混物。

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可为基本上线型的,具有至少2000000的粘均分子量;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可为基本上线型的,具有至少800000的粘均分子量。

4、硅质填料可为二氧化硅,其可为气相的、沉淀的或其它形式的。该硅质填料可占微孔膜的约50重量%至约90重量%。

5、本专利技术的制品可为v形肋带、v形带、齿形带或其它类型的动力传送带或运输带。本专利技术的制品可为软管、轮胎、空气弹簧或其它增强的弹性体制品。

6、可将膜层施加到接触表面,诸如肋表面或v形肋带、齿形带的齿或增强的弹性体制品的其它外表面。膜层可嵌入制品的主体内。膜层可层压到织物、膜或用于制品的其它材料层上。该膜层可在未涂覆或处理的情况下使用,或可出于粘附性或其它原因来对其进行涂覆或处理。

7、微孔超高分子量聚烯烃膜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造的:将超高分子量聚烯烃与硅质填料和可萃取的稀释剂混合以制造混合物;由该混合物形成片材;和从片材中萃取稀释剂,留下聚烯烃和填料的微孔基质。

8、膜可在将其组装到制品中或制品上之前进行印刷。如果在外表面上,则膜层可在制造制品后印刷。

9、高度多孔、高度可渗透并填充有高含量硅质填料的聚烯烃薄膜可独特地适于与一些弹性体材料,特别是乙烯-α-烯烃弹性体和流延聚氨酯弹性体粘合。这种膜材料使其自身易于应用和高体积的带生产。其可用作自然磨损指示剂,因为其是白色的,并且大多数弹性体基材是黑色的。微孔膜也可被印刷用于装饰、标记或与制品相关的其它目的。

10、前面已经相当宽泛地概述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技术优点,以可更好地理解下文的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中描述,其形成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主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公开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案可容易地用作修改或设计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相同目的其它结构的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认识到,这样的等同构造不脱离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当结合附图考虑时,从以下说明书中将更好地理解被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关于其组织和操作方法的新特征,以及另外的目的和优点。然而,应当清楚地理解,提供各个附图仅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意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的定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增强的弹性体制品,所述制品包含膜层,所述膜层包含与硅质填料配混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微孔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膜层的特征在于35体积%至95体积%的孔隙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聚烯烃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丙烯或它们的共混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基本线型的,并且具有至少2000000的粘均分子量;并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丙烯是基本线型的,并且具有至少800000的粘均分子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硅质填料是二氧化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硅质填料占所述微孔膜的约50重量%至约90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为V形肋带的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其中将所述膜层施加到肋表面,所述肋表面旨在用于接触配合的滑车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其中将所述膜层施加到所述V形肋带的背面或嵌入所述带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为齿形带的形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品,其中将所述膜层施加到所述齿形带的齿表面,所述齿表面旨在用于接触配合的滑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膜层层压到织物层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为软管形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膜层是所述软管的最外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膜层嵌入到所述软管内作为粘结层、缓冲层或衬里。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为 V形带形式,其中所述膜层嵌入到所述V形带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为带状V形带形式,其中所述膜层是所述带状V形带的一个或多个外表面上的带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膜是通过包括以下的方法制造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在将膜组装到所述制品中或制品上之前,印刷所述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膜是在制造所述制品后印刷的。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增强的弹性体制品,所述制品包含膜层,所述膜层包含与硅质填料配混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微孔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膜层的特征在于35体积%至95体积%的孔隙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聚烯烃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丙烯或它们的共混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基本线型的,并且具有至少2000000的粘均分子量;并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丙烯是基本线型的,并且具有至少800000的粘均分子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硅质填料是二氧化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中所述硅质填料占所述微孔膜的约50重量%至约90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为v形肋带的形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其中将所述膜层施加到肋表面,所述肋表面旨在用于接触配合的滑车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其中将所述膜层施加到所述v形肋带的背面或嵌入所述带内。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E·索思K·J·比尔
申请(专利权)人:盖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