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于再生、治疗和预防目的的药理学疗法中释放寡核苷酸药物的杂化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751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37
描述了由包封了阳离子脂质体和/或脂质体复合物的聚合物组分组成的杂化纳米颗粒,所述阳离子脂质体或脂质体复合物包含阳离子脂质和辅助脂质,其中聚合物组分占构成纳米颗粒的总材料的至少80%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1、由于以下原因,基于核酸的药物难以施用:

2、a)它们在与生物体液接触时很容易通过核酸酶催化的水解降解;

3、b)它们不在靶组织中蓄积,即使它们在局部释放或到达所需部位时,因为它们的负电荷会阻止细胞对寡核苷酸活性剂的内化;

4、c)与可以简单地递送到靶组织的基于“小分子”的常见药物不同,基于核酸的药物需要有效的细胞内释放。

5、为了克服寡核苷酸药物释放的问题,已经提出了不同的纳米技术,包括:(i)脂质纳米颗粒,(ii)聚合物纳米颗粒,(iii)无机纳米颗粒,(iv)纳米针技术,(v)病毒载体。

6、用于释放寡核苷酸(例如,mirna、sirna、mrna)的脂质纳米颗粒组合不同类型的脂质以获得所需的特性。

7、例如,阳离子脂质在生理ph下被广泛使用,因为它们能够有效地复合寡核苷酸活性剂。然而,它们常常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还制备了能够包封寡核苷酸活性剂和其它药物例如多柔比星(sci.rep.6,2016https://doi.org/10.1038/srep35223)和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杂化纳米颗粒,其包含包封了脂质核心的聚合物组分,所述脂质核心包含阳离子脂质体或脂质体复合物,所述阳离子脂质体或脂质体复合物包含阳离子脂质和辅助脂质,其中聚合物组分占构成纳米颗粒的总材料的至少80%重量,所述杂化纳米颗粒通过聚合物组分溶液在阳离子脂质体或脂质体复合物的分散体中的纳米沉淀可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纳米颗粒,其中聚合物组分是单一聚合物或聚合物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纳米颗粒,其中聚合物组分选自聚酯、聚(羟基烷酸酯)、聚(氧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或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氨酯、它们与PEG和/或聚(氧乙烯)的共聚物、可能的修饰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杂化纳米颗粒,其包含包封了脂质核心的聚合物组分,所述脂质核心包含阳离子脂质体或脂质体复合物,所述阳离子脂质体或脂质体复合物包含阳离子脂质和辅助脂质,其中聚合物组分占构成纳米颗粒的总材料的至少80%重量,所述杂化纳米颗粒通过聚合物组分溶液在阳离子脂质体或脂质体复合物的分散体中的纳米沉淀可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纳米颗粒,其中聚合物组分是单一聚合物或聚合物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纳米颗粒,其中聚合物组分选自聚酯、聚(羟基烷酸酯)、聚(氧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或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氨酯、它们与peg和/或聚(氧乙烯)的共聚物、可能的修饰的天然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和3的纳米颗粒,其中聚合物组分选自聚(乳酸-共-乙醇酸)、聚(乙醇酸)、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交酯-共-己内酯)、聚(羟基丁酸酯)、聚(羟基丁酸酯-共-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氧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玉米醇溶蛋白、纤维素、木质素、淀粉、丁基甘油果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纳米颗粒,其中阳离子脂质包含具有铵基团的带有稳定的正电荷的亲水头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脂质核心包含阳离子脂质,所述阳离子脂质选自[2-(2,3-双十二烷氧基丙基)-羟基乙基]溴化铵、1,2-二-o-十八烯基-3-三甲基铵丙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奇奥诺C·马图L·尼科莱蒂C·保莱蒂S·M·A·阿皮克B·斯特拉
申请(专利权)人:都灵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