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医用中单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医用中单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725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医用中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卫生用品技术领域。该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过碳酸钠溶液调节pH为8‑10,水浴加热至30‑50℃,放入裁剪后的脱脂涤棉布处理;将聚乙烯醇溶解于水,加入高吸水树脂搅拌得到吸水剂;将其加热到40‑60℃,放入预处理的涤棉布浸泡,得到涤棉布;将20‑40重量份硅溶胶、100‑300重量份改性填料、12‑18重量份偶联剂和0.03‑0.1重量份催化剂混合均匀,倒入模具,表面抹平、静置,得到硅凝胶垫;在涤棉布的外周缝制魔术贴勾面得到亲肤层,在硅凝胶垫的外周粘附魔术贴毛面得到抗压层,通过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将亲肤层粘贴在抗压层的上方,得医用中单;其抗压性能优异,缓解久病卧床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用中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卫生用品。


技术介绍

1、临床使用的医用中单是铺设在医院病床床基及床单之上的一种特殊的中单,用于防止病人污物污染其下层的床单,从而保持床单元的整洁。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医用中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传统的医用中单,通常采用单层纯棉布缝制而成;另一种是一层有防渗透作用的无纺布。这两种中单都可以保护床单不被污染,但功能较为单一,同时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成本较高。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4344017a公开了一种医用中单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用中单包括:防水层和亲肤层的两层结构,所述亲肤层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防水层上;所述防水层包含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该医用中单透气干爽、防水防污、抗菌效果好,可长期使用,可拆卸洗涤消毒后重复使用。然而,对于长期因病卧床的患者而言,由于身体局部持续受到压力,受压部位的血液流动不畅,容易导致伤口周围发生压力性损伤,也就是“褥疮”。上述医用中单的抗压性和柔韧性有限,因此,其很难给长期卧床的患者带来舒适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医用中单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亲肤层不仅柔软、抗拉扯,而且具有高吸水性以及良好生物降解性,抗压层透气但不吸水,同时抗菌性能和抗压性能优异,缓解久病卧床给患者带来的不适,通过更换亲肤层可以达到抗压层重复使用的目的,节约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取浓度为0.05-0.2g/l的过碳酸钠溶液,调节ph为8-10,水浴加热至30-50℃,放入裁剪后的脱脂涤棉布处理1-2h,取出并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的涤棉布;

5、步骤二、将聚乙烯醇溶解于水中,加入高吸水树脂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0.05-0.1g/l的吸水剂;将吸水剂加热到40-60℃,放入预处理的涤棉布浸泡3-5min,取出并去掉多余吸水剂,烘干后得到涤棉布;

6、步骤三、将20-40重量份硅溶胶、100-300重量份改性填料、12-18重量份偶联剂和0.03-0.1重量份催化剂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表面抹平后,静置10-15h,得到硅凝胶垫;

7、步骤四、在涤棉布的外周缝制魔术贴勾面得到亲肤层,在硅凝胶垫的外周粘附魔术贴毛面得到抗压层,通过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将亲肤层粘贴在抗压层的上方,即得医用中单。

8、对涤棉布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过碳酸钠可以将棉纤维上羟基氧化成羧基,使得涤棉布的吸液性能提高,同时涤棉布上毛细纤维减少,空隙变大,有利于吸水剂的附着;经过浸渍吸水剂的涤棉布上附着高吸水树脂,使得涤棉布上部分空隙被高吸水树脂填充,空隙变小,毛细吸液效应增强,并且高吸水树脂的网络状结构也能更好的锁住水分子,其中聚乙烯醇起到粘结高吸水树脂的作用,同时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使得吸水剂体系更加稳定,保证涤棉布的浸渍效果;通过化学交联反应制得的硅凝胶垫富有弹性,表现出优异的抗压性和减震效果,有利于对组织皮肤压力进行分散,缓解久病卧床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并且硅凝胶材质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具有优异的通透性,同时不吸水,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其中加入的改性填料不仅优化了硅凝胶垫的力学性能,并且在增强硅凝胶垫抗菌活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抗压性能;该医用中单还可以重复利用,节约环保,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9、可选地,所述涤棉布与硅凝胶垫的厚度比为1:(2-3)。

10、可选地,所述高吸水树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1、将纤维素溶解于四丁基氟化铵和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溶液中,再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过量琥珀酸酐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20-30h,将得到的混合物倒入甲醇中,并在搅拌的同时通过8-15wt%naoh溶液中和,过滤后对沉淀物进行干燥,即得高吸水树脂。

12、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首先琥珀酸酐上酸酐与纤维素上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形成酯基和羧酸根,羧酸根与4-二甲氨基吡啶产生库仑力相互作用,使得二者之间形成物理交联结构,随后通过naoh中和,这种物理交联结构消失,羧酸盐形成,从而得到线性聚合物,未被中和的琥珀酸酐既作为反应物又充当脱水剂,琥珀酸酐上酸酐与纤维素上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形成酯基和羧基后,羧基继续与纤维素上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形成含有二酯的线性聚合物;由于酯基更易水解,因此,获得的高吸水树脂不仅能够发挥纤维素的高吸水性,而且拥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

13、可选地,所述纤维素和琥珀酸酐的质量比为1:(35-40);

14、所述四丁基氟化铵和二甲基亚砜的质量比为1:(5-6)。

15、可选地,所述4-二甲氨基吡啶的添加量为纤维素和琥珀酸酐总质量的5-8wt%。

16、可选地,所述纤维素为木质纤维素、竹纤维素和棉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17、可选地,所述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将乙二酸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无水甲醇的混合溶液中,调节ph为2-4,搅拌20-40min后静置过夜,再加入氨水,调节ph为7-9,继续搅拌20-40min后,得到硅溶胶。

19、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甲基三羟基硅烷,然后在催化剂氨水的作用下进行甲氧基和羟基之间的脱醇缩合、羟基和羟基之间的脱水缩合以及二氧化硅胶体小颗粒之间的脱水连接缩合,制备过程简单方便,形成的硅溶胶具有稳定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

20、可选地,所述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将质量比为1:(0.5-3)的氧化锌和木质素置于球磨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3-5wt%有机硅化合物,继续球磨6-12h,球料比为(5-10):1,转速为180-200r/min,过筛,得到粒径为40μm以下的改性填料。

22、双重填料的加入使得硅凝胶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抗压性能,并且优化了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加入的改性剂有机硅化合物能够减小氧化锌和木质素的表面张力,使其在硅凝胶材料中均匀分散,防止出现团聚现象。

23、可选地,所述有机硅化合物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六甲基二硅氮烷。

24、可选地,所述偶联剂为偶联剂kh550、偶联剂kh560和偶联剂kh590中至少一种;

25、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异丙酯或钛酸四丁酯。

26、加入偶联剂时引入了大量烷氧基,可以和硅溶胶中硅羟基发生一系列交联反应,使硅凝胶垫的交联网络致密,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链受到的束缚增加,从而提高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7、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用中单,所述医用中单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医用中单包括抗压层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抗压层一侧的亲肤层,所述抗压层远离亲肤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亲肤层的外周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抗压层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魔术贴勾面相适应的魔术贴毛面。

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棉布与硅凝胶垫的厚度比为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和琥珀酸酐的质量比为1:(35-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二甲氨基吡啶的添加量为纤维素和琥珀酸酐总质量的5-8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为木质纤维素、竹纤维素和棉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偶联剂KH550、偶联剂KH560和偶联剂KH590中至少一种。

8.一种医用中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中单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医用中单包括抗压层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抗压层一侧的亲肤层,所述抗压层远离亲肤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亲肤层的外周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抗压层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魔术贴勾面相适应的魔术贴毛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棉布与硅凝胶垫的厚度比为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和琥珀酸酐的质量比为1:(35-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二甲氨基吡啶的添加量为纤维素和琥珀酸酐总质量的5-8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中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为木质纤维素、竹纤维素和棉纤维素中的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琪张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