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718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涉及外窗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外窗机构,所述外窗机构的内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检测机构。该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薄铜片和第二薄铜片分别处于室内和室外环境中,自身温度会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同时第二薄铜片会将温度传递到连接室内外的连接铜片上,因而在温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观察室内第一薄铜片和连接铜片上的热敏纸颜色变化即可判断出超低能耗外窗的保温性能,并且两个温度传感器可以对室内第一薄铜片和连接铜片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液晶显示器将温度数据进行显示,从而方便了用户观察外窗的保温效果,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检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窗结构,具体为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超低能耗建筑全称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其中,外窗作为超低能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保温隔热性能和良好气密性能的建筑外窗,与传统外窗相比,它能更有效地阻止热量传递和空气渗透,从而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2、目前,由于超低能耗外窗可以让更多的自然光照入室内,同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改善室内采光质量和办公环境,所以越来越多的建筑将部分墙体替换为透明的超低能耗外窗,而现有的超低能耗外窗虽然可以有效锁止温度,降低室内能源消耗,但是,固定嵌入式的超低能耗外窗在使用时无法打开,并且不具备保温效果的判断和检测功能,因此,导致使用者并不清楚所使用的超低能耗外窗保温性能。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超低能耗外窗虽然可以有效锁止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窗机构(1),所述外窗机构(1)的内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检测机构(2),所述外窗机构(1)的内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机构(3),所述外窗机构(1)的内部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片(2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薄铜片(203),所述第二薄铜片(203)固定在连接框(106)的前表面上,所述第一薄铜片(201)和连接铜片(202)的外表面均粘合连接有热敏纸(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窗机构(1),所述外窗机构(1)的内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检测机构(2),所述外窗机构(1)的内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机构(3),所述外窗机构(1)的内部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铜片(2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薄铜片(203),所述第二薄铜片(203)固定在连接框(106)的前表面上,所述第一薄铜片(201)和连接铜片(202)的外表面均粘合连接有热敏纸(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铜片(201)和第二薄铜片(203)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架(205),所述安装架(20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框(106)的前表面上,所述安装架(205)的前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温度传感器(206),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206)的检测端均贯穿安装架(205)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后侧,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206)检测端分别和第一薄铜片(201)与连接铜片(20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安装架(205)的上方设置有液晶显示器(207),所述液晶显示器(207)固定安装在连接框(106)的前表面靠近右侧的位置,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206)均通过连接线和液晶显示器(207)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01)的内表壁之间靠近后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边框(102),所述外框(101)的内表壁之间位于边框(102)前侧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玻璃(103),所述第一玻璃(103)的前表面靠近边缘处安装有支撑框(104),所述支撑框(104)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玻璃(105),所述外框(101)的前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框(106),所述外框(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壳(107),所述安装壳(107)的四周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低能耗外窗辅助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6)的两侧内表壁对称开设有贯穿槽(61),所述内槽(6)的后侧内表壁靠近中间的位置对称开设有滑槽(62),所述贯穿通道(4)的内顶部和内底部靠近后侧的位置对称开设有限位槽(42),所述贯穿通道(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欣欣张慰慈白雪辉赵宏王孝君王骁李墩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