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6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22-0080870号的优先权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单粒子形式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最近,为了解决二次粒子形式的正极材料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问题,已经加速了单粒子形式的正极材料的开发。具体地,当二次粒子形式的正极材料应用于锂二次电池时,存在的问题在于,产生了大量气体并且电池体积膨胀,当为了高容量而增加正极材料中的镍含量时,存在的问题在于,火灾风险也增加,因此,开发单粒子形式的正极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单粒子形式的正极材料的问题在于,由于比表面积低,导致电阻特性差。
2、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单粒子形式的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当应用于电池时能够改善电池的初始效率、电阻特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单粒子形式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包含Al、Y和Z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D50)为2.5 μm至5.5 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总重量,Al的含量为500 ppm至3,000 p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总重量,Y的含量为100 ppm至2,000 ppm。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单粒子形式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包含al、y和z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d50)为2.5 μm至5.5 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总重量,al的含量为500 ppm至3,000 p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总重量,y的含量为100 ppm至2,000 p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总重量,zr的含量为500 ppm至5,000 pp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的总摩尔数,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含有60摩尔%以上的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由下式1表示的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进一步包含形成在所述单粒子形式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上的含co涂覆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涂覆部进一步包含al、zr或其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镇厚,郑明寄,朱昣旭,禹相源,黄朱敬,郑真希,丘叡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