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7692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1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酸雾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吸收塔一侧分别设有酸雾进入管道和酸雾导向管道,吸收塔内设有酸雾处理装置,酸雾处理装置包括酸雾导流单元、拦截单元以及碱液喷淋处理单元,酸雾导流单元包括进气连接管,进气连接管设有阀体组件,阀体组件设有密封连接块,密封连接块上设有横轴,阀体组件内设有转向球,转向球连接有一导向管,导向管另一端设有横板,横板上下两端均设有导流板。该环保设备研发用酸雾处理装置通过采用碱液喷淋吸收处理方法,酸雾吸收塔工作原理是将收集的酸雾酸雾通过喷淋4%左右的NaOH溶液,与酸雾进行逆向接触达到吸收净化目的,吸收液通过泵打入调节池便于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酸雾处理系统,具体为酸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酸雾处理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和减少工业酸雾中酸性物质排放的设备,其作用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酸雾处理系统主要由吸收器、排放口、泵站和液体循环系统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含有酸性物质的酸雾通过吸收器喷淋液体浸泡,将酸性物质吸收并转化为化学物质。然后将处理后的酸雾排放到大气中,达到减少酸性物质排放的目的。

3、而目前的酸雾处理系统采取的吸收方式对酸雾对处理效果较差且酸雾吸收后难以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酸雾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酸雾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一侧分别设有酸雾进入管道和酸雾导向管道,所述吸收塔内设有酸雾处理装置,所述酸雾处理装置包括酸雾导流单元、拦截单元以及碱液喷淋处理单元;

3、所述酸雾导流单元包括进气连接管,所述进气连接管一侧设有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外壁设有密封连接块,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酸雾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一侧分别设有酸雾进入管道(2)和酸雾导向管道(3),所述吸收塔(1)内设有酸雾处理装置,所述酸雾处理装置包括酸雾导流单元、拦截单元以及碱液喷淋处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08)上设有通气孔,上方所述导流板(408)与吸收塔(1)形成第一隔室,下方所述导流板(408)与吸收塔(1)形成第二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雾进入管道(2)贯穿吸收塔(1)至进气连接管(401)管内,所述进气连接管(401)与阀体组件(402)固...

【技术特征摘要】

1.酸雾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一侧分别设有酸雾进入管道(2)和酸雾导向管道(3),所述吸收塔(1)内设有酸雾处理装置,所述酸雾处理装置包括酸雾导流单元、拦截单元以及碱液喷淋处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08)上设有通气孔,上方所述导流板(408)与吸收塔(1)形成第一隔室,下方所述导流板(408)与吸收塔(1)形成第二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雾进入管道(2)贯穿吸收塔(1)至进气连接管(401)管内,所述进气连接管(401)与阀体组件(402)固定连接,所述阀体组件(402)与密封连接块(403)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连接块(403)通过紧固件与横轴(404)连接,所述密封连接块(403)与吸收塔(1)连接,所述转向球(405)位于阀体组件(402)内,所述转向球(405)与阀体组件(402)活动连接,所述转向球(405)为空心且与导向管(406)固定连接,所述进气连接管(401)内设有感应检测器(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406)外部设有夹臂(409),所述夹臂(409)上下两端设有固定轴(410),所述固定轴(410)通过紧固件与夹臂(409)连接,所述夹臂(409)一侧设有推杆(412),所述推杆(412)通过紧固件与夹臂(409)连接,所述推杆(412)竖直安装于吸收塔(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08)和吸收塔(1)之间设有填充隔绝板(4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单元包括处理管一(501),所述处理管一(501)位于吸收塔(1)底部的回收箱(5)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岳甘雪慧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宇钢钢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