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泡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653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50
本技术提供一种脱泡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固定连接有一级滤泡斗、二级滤泡斗和三级滤泡斗,所述釜体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斗,所述釜体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一级滤泡斗、二级滤泡斗、三级滤泡斗和三个引流斗均呈空心圆锥状,从而具有引流作用,铸膜液从一级滤泡斗、二级滤泡斗和三级滤泡斗筛泡滤出过后流至下方的引流斗顶部,引流斗的直径小于釜体的内径,使得三个引流斗可将一级滤泡斗、二级滤泡斗和三级滤泡斗筛泡滤出的铸膜液往釜体内壁处输送,并通过挂壁的方式,从上往下流通,从而减少了铸膜液下落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有效提高了铸膜液的脱泡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脱泡釜,属于铸膜液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1、在改性氯化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加工过程中,需要称取配方量的氯化聚氯乙烯基材、致孔剂、增韧剂、热稳定剂和溶剂,将各原料组分别在55-85℃下溶解,并经搅拌混合形成铸膜液,由于高速搅拌的铸膜液内部会产生大量气泡,为了提高纤维膜的加工质量,需要通过脱泡釜对铸膜液进行脱泡。

2、现有的脱泡釜采用过筛铸膜液的方式对铸膜液中的气泡进行消除,但是过筛完毕后铸膜液从高空向下坠落后,与釜体内部下方的铸膜液发生碰撞,从而容易产生二次气泡,导致消泡效果降低,从而降低了后期纤维膜的加工质量。

3、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泡釜,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泡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过筛后的铸膜液下落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气泡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脱泡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固定连接有一级滤泡斗、二级滤泡斗和三级滤泡斗,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泡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固定连接有一级滤泡斗(2)、二级滤泡斗(3)和三级滤泡斗(4),所述釜体(1)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斗(5),所述釜体(1)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6),所述釜体(1)的顶部贯穿有筛泡组件(8),所述筛泡组件(8)包括机箱(81),所述机箱(81)固定连接于釜体(1)的顶部,所述机箱(8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2),所述电机(8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杆(83),所述主动杆(83)的一端依次贯穿机箱(81)、釜体(1)、一级滤泡斗(2)、二级滤泡斗(3)和三级滤泡斗(4)并延伸至釜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泡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固定连接有一级滤泡斗(2)、二级滤泡斗(3)和三级滤泡斗(4),所述釜体(1)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斗(5),所述釜体(1)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6),所述釜体(1)的顶部贯穿有筛泡组件(8),所述筛泡组件(8)包括机箱(81),所述机箱(81)固定连接于釜体(1)的顶部,所述机箱(8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2),所述电机(8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杆(83),所述主动杆(83)的一端依次贯穿机箱(81)、釜体(1)、一级滤泡斗(2)、二级滤泡斗(3)和三级滤泡斗(4)并延伸至釜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主动杆(83)的杆面且位于一级滤泡斗(2)、二级滤泡斗(3)和三级滤泡斗(4)的正下方均套设有引流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泡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83)的杆面且位于一级滤泡斗(2)、二级滤泡斗(3)和三级滤泡斗(4)的正上方均套设有固定套(84),每个固定套(84)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海成瑞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