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652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涉及截流井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部分传统截流井的污水腔容易出现淤积需要频繁进行清淤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部中空的井体,井体内固定连接有将其内部分隔为污水腔和雨水腔的溢流堰,靠近底部的污水腔内设有清淤部,溢流堰上滑动连接有与清淤部传动连接且带动清淤部沿竖向摆动的驱动部,驱动部驱动清淤部摆动的频率与水自雨水腔排出的频率一致。本技术通过结构的设置可以缓解污水腔内容易淤积淤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截流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


技术介绍

1、截流井通常在未降雨的时候,将污水通过其内部设置的溢流堰挡住并借助污水腔内连通的排污管排至污水处理厂内进行处理,当降雨量大时,进入截留井内的水量大于污水管的排放速度时,水会越过溢流堰并通过雨水管排走,实现雨污分流的目的。

2、截流井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其污水腔长时间通入高浓度污水,污水中的固态杂质会逐渐沉积在污水腔内,因而截流井的污水腔内容易出现淤积的情况,需要定期清淤才能确保截流井雨污分流功能的正常进行,但截流井清淤的过程十分费时费力,因而设置一种结构来解决现有的部分传统截流井的污水腔容易出现淤积需要频繁进行清淤的问题。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的井体,所述井体内固定连接有将其内部分隔为污水腔和雨水腔的溢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的井体(1),所述井体(1)内固定连接有将其内部分隔为污水腔(2)和雨水腔(3)的溢流堰(4),其特征在于:靠近底部的所述污水腔(2)内设有清淤部,所述溢流堰(4)上滑动连接有与清淤部传动连接且带动清淤部沿竖向摆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清淤部摆动的频率与水自雨水腔(3)排出的频率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与溢流堰(4)贴合且顶部开口的蓄水件(5),所述蓄水件(5)滑动连接在雨水腔(3)内,所述驱动部内设有用于拉动空的蓄水件(5)滑动至顶端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的井体(1),所述井体(1)内固定连接有将其内部分隔为污水腔(2)和雨水腔(3)的溢流堰(4),其特征在于:靠近底部的所述污水腔(2)内设有清淤部,所述溢流堰(4)上滑动连接有与清淤部传动连接且带动清淤部沿竖向摆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清淤部摆动的频率与水自雨水腔(3)排出的频率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与溢流堰(4)贴合且顶部开口的蓄水件(5),所述蓄水件(5)滑动连接在雨水腔(3)内,所述驱动部内设有用于拉动空的蓄水件(5)滑动至顶端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括与溢流堰(4)贴合且滑动连接在污水腔(2)内的配重件(6),当蓄水件(5)内的水蓄满时,所述配重件(6)滑移至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积淤型市政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6)和蓄水件(5)之间固定连接有沿两者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柔性连接件(7),所述驱动部还包括与溢流堰(4)顶部的井体(1)固定连接的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供柔性连接件(7)穿入并滑动的若干限位环(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跃清黄永清虞宏柏王夕明袁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