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644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49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涉及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辅助检测机构,所述基座的上端安装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外侧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框体的内部安装有辅助检测机构,通过辅助检测机构的设置,驱动电机带动主牵引滚轮进行旋转,同时副牵引滚轮进行反方向旋转,可以将夹持在之间的镍线向前输送,主齿轮和副齿轮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实现了机械的同步,还可同时放置多条镍线进行检测,单一线槽对应单一镍线,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镍线放置完成后,将镍线夹持在两组滚筒中间,将镍线打磨处两端进行夹持,可以确保后续在对镍线打磨检测时,镍线不会出现弯折、位置移动等现象,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可提供耐磨性和保护性,镀镍是一种常见的电镀处理方法,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均匀、光亮的镍层,其中镍线作为电镀成品中的一种,在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耐磨性的检测。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9715010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一侧通过两个固定块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有输送轮,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转杆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支撑台上通过支撑架设置有打磨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全程不需要工组人员的参于,检测效率高”。但是在检测过程中,待加工的镍线会通过输送轮进行输送,将镍线放置在输送轮上端,当镍线受到打磨块打磨时,会产生阻力,如果仅仅放置在输送轮上端,在没有外力或动力推动的情况下,镍线将无法自行运动或输送,且在检测过程中,只能对单组镍线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其次在打磨检测过程中,如果镍线两端无固定机构,会使镍线发生弯折、位置移动等现象,从而影响后续的打磨检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包括基座(1)和辅助检测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安装有框体(2),所述框体(2)的外侧安装有控制盒(3),所述框体(2)的内部安装有辅助检测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的一侧开设有槽一(21),所述槽一(2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一(211),所述框体(2)的另一侧开设有槽二(22),所述槽二(2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二(221),所述槽二(22)的两侧设置有槽三(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包括基座(1)和辅助检测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安装有框体(2),所述框体(2)的外侧安装有控制盒(3),所述框体(2)的内部安装有辅助检测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的一侧开设有槽一(21),所述槽一(2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一(211),所述框体(2)的另一侧开设有槽二(22),所述槽二(2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二(221),所述槽二(22)的两侧设置有槽三(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41)包括上导向轮(411)、下导向轮(412)和线槽(413),所述槽一(2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上导向轮(411),所述上导向轮(411)的下方安装有下导向轮(412),且所述下导向轮(412)与槽一(21)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上导向轮(411)和下导向轮(412)的外侧均开设有线槽(4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耐磨性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42)包括驱动电机(421)、主轴(422)、主齿轮(423)、主牵引滚轮(424)、副齿轮(425)、连接轴(426)和副牵引滚轮(427),所述槽三(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21),所述驱动电机(421)的另一端安装有主轴(422),所述主轴(4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主齿轮(423),所述主轴(422)的另一端焊接有主牵引滚轮(424),且所述主轴(422)贯穿槽二(22)与槽三(23)之间的隔板,且所述主牵引滚轮(424)与槽二(22)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主齿轮(423)的一侧啮合有副齿轮(425),所述副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栗岳洲刘文蔡迪郑蕙铭冯思俊魏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有创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