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前双层接力管棚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5954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前双层接力管棚支护结构,包括由开挖掌子面向破碎地层中打入的第一层管棚与第二层管棚,所述第一层管棚的管体与第二层管棚的管体均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层管棚的管体的外插角大于所述第二层管棚的管体的外插角,所述第二层管棚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层管棚的中后段的下方,所述第一层管棚与第二层管棚的支护区域有重叠段,所述第一层管棚的管体与第二层管棚的管体中设有用于提供浆液的注浆装置。本技术采用外插角不同的第一层管棚与第二层管棚相互配合,可以有效解决因管棚角度过大,随掘进距离而造成管棚防护失效的问题,也无需频繁在掘进和支护之间转换并及时采取封闭措施,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支护加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棚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矿山开采及修建过程中,开展掘进工作时常常会需要穿过多种不同类型的断层结构,断层结构中岩体裂隙发育结合较差,以富水高压、松散破碎为主,巷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经常发生顶部坍塌、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井下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对矿山的正常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2、为保证掘进过程中施工安全,需要进行必要的支护措施,目前,管棚超前支护在巷道断层带施工中较为常见,但现有的管棚超前支护大多仅能起到一个加固围岩的作用,无法满足对巷道断层带涌水的治理要求,掘进施工时仍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若采用管棚支护和注浆施工联合治理的施工方式,可以满足对巷道断层带涌水的治理要求。但对于帷幕高度要求较高的情形,想要管棚前端达到帷幕线高度,那管棚的初始角度需要够大,此时管棚孔底(管棚末端)会超出设计注浆帷幕线,施工时不仅容易出现管棚角度过大,随掘进距离的增长导致管棚支护失效的问题,而且需要频繁在掘进和支护之间转换并及时采取封闭措施,工序转换效率要求高,影响后续施工工期,直接增大矿山开采的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前双层接力管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开挖掌子面向破碎地层中打入的第一层管棚(1)与第二层管棚(2),所述第一层管棚(1)的管体与第二层管棚(2)的管体均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层管棚(1)的管体的外插角大于所述第二层管棚(2)的管体的外插角,所述第二层管棚(2)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层管棚(1)的中后段的下方,所述第一层管棚(1)与第二层管棚(2)的支护区域有重叠段,所述第一层管棚(1)的管体与第二层管棚(2)的管体中设有用于提供浆液的注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前双层接力管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管棚(1)与第二层管棚(2)中的管体均主要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前双层接力管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开挖掌子面向破碎地层中打入的第一层管棚(1)与第二层管棚(2),所述第一层管棚(1)的管体与第二层管棚(2)的管体均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层管棚(1)的管体的外插角大于所述第二层管棚(2)的管体的外插角,所述第二层管棚(2)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层管棚(1)的中后段的下方,所述第一层管棚(1)与第二层管棚(2)的支护区域有重叠段,所述第一层管棚(1)的管体与第二层管棚(2)的管体中设有用于提供浆液的注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前双层接力管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管棚(1)与第二层管棚(2)中的管体均主要由多根钢管小件(3)连接而成,所述钢管小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头段(31)与小头段(32),相邻所述钢管小件(3)通过相邻所述大头段(31)与所述小头段(32)的连接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前双层接力管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段(31)的内径大于所述小头段(32)的外径,所述大头段(31)套设于所述小头段(32)外,且所述大头段(31)与所述小头段(32)之间均匀设有多个焊接点(33),多个焊接点(33)间隔布置,所述大头段(31)的内壁与所述小头段(32)的外壁之间设有浆液流出通道(34),所述浆液流出通道(34)通过多个焊接点(3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宇曾思楗饶保卫彭中柱刘军王敬海康振兴马云鹏马超韩少武卢长清骆晋男陈扬斌吴强毅潘宇航刘迪兵王超杨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宏禹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