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容器及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580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4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液容器及雾化器,其中,一种储液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设有储液空间以及与储液空间连通的开口,开口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配合;其中,容器本体的内壁上至少朝向储液空间的区域设有柔性壁,柔性壁具有孔隙结构,以提供储液空间的流体在受热膨胀时的泄压空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容器及雾化器,储液容器内壁具有柔性的孔隙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因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油杯漏液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储液容器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1、电子雾化装置是用于将液态介质雾化成气溶胶的装置,主要包括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容器以及装配于储液容器的雾化组件。在自然环境中,储液容器内部的气压易受到温度影响,导致储液容器内部气压不稳定,致使雾化液向储液容器外挤出,造成雾化液外泄,使电子雾化装置在仓储、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

2、相关技术中对于雾化装置做出了多种改进,一方面通过增加吸附结构防止漏液,如加装吸油棉或陶瓷件,另一方面通过底座增加回流储油结构防止漏液,然而这两种方式均未能从根本上阻止油杯内雾化液的溢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容器及雾化器,旨在解决雾化装置中的储液容器易漏液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液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有储液空间以及与所述储液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配合;

3、其中,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上至少朝向所述储液空间的区域设有柔性壁,所述柔性壁具有孔隙结构,以提供所述储液空间的流体在受热膨胀时的泄压空间。

4、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壁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容器本体内壁上的第一柔性层,所述孔隙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上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构成所述泄压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贯通至所述第一柔性层朝所述储液空间的一面,所述第一孔为毛细孔,以使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流体受热膨胀时进入所述第一孔内。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的孔径为0.2mm-0.8mm。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层具有一体连接的泄压区和密封区,所述泄压区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上朝向所述储液空间的区域,所述密封区延伸至所述开口端,用于与所述外部部件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孔设置于所述泄压区上。

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沿厚度方向一侧的第二柔性层,以减少所述柔性壁从所述容器本体向所述储液空间方向的热传递。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层具有一体连接的泄压区和密封区,所述泄压区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上朝向所述储液空间的区域,所述密封区延伸至所述开口端,所述第一孔至少设置于所述泄压区;

10、所述第二柔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朝向所述储液空间的一面,所述第二柔性层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第一柔性层的所述泄压区以及所述密封区,所述第二柔性层至少覆盖于所述密封区的部分为无孔层,用于与所述外部部件密封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柔性层均覆盖所述第一柔性层的所述第一孔;

12、在所述泄压区,所述孔隙结构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层上的第二孔,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孔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孔一一对应连通;

13、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流体在受热膨胀时,可依次进入在所述泄压区的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为毛细孔,且所述第二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的孔径为所述第一孔的孔径的5%-30%。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柔性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柔性层的硬度,和/或,

17、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壁厚小于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壁厚。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柔性层的硬度为所述第一柔性层壁的硬度的10%-40%,和/或,

19、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厚度25%-50%。

2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壁的壁厚为1mm-6mm。

21、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本体的材质为热塑性塑料,所述柔性壁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

22、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储液容器,其中,所述雾化组件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储液容器的开口且与所述储液空间连通设置。

23、本技术中的一种储液容器及雾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24、容器本体内朝向储液空间的内壁设有具有孔隙结构的柔性壁,储液空间的流体在受热膨胀时,储液空间内部的压强增大,而通过柔性壁的变形以及柔性壁的孔隙结构能够为流体提供弹性的泄压空间,从而使储液空间内部的压强降低,泄压空间能够在不同的温度下使储液空间内保持一定的压强,大大降低了容器本体的开口与外部部件的连接处,和/或,外部部件和储液容器的其他具有孔隙的位置发生漏液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有储液空间以及与所述储液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壁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容器本体内壁上的第一柔性层,所述孔隙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上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构成所述泄压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贯通至所述第一柔性层朝所述储液空间的一面,所述第一孔为毛细孔,以使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流体受热膨胀时进入所述第一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为0.2mm-0.8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具有一体连接的泄压区和密封区,所述泄压区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上朝向所述储液空间的区域,所述密封区延伸至所述开口端,用于与所述外部部件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孔设置于所述泄压区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沿厚度方向一侧的第二柔性层,以减少所述柔性壁从所述容器本体向所述储液空间方向的热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具有一体连接的泄压区和密封区,所述泄压区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上朝向所述储液空间的区域,所述密封区延伸至所述开口端,所述第一孔至少设置于所述泄压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层均覆盖所述第一柔性层的所述第一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为毛细孔,且所述第二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为所述第一孔的孔径的5%-30%。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柔性层的硬度,和/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硬度为所述第一柔性层壁的硬度的10%-40%,和/或,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壁的壁厚为1mm-6mm。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材质为热塑性塑料,所述柔性壁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

15.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容器,其中,所述雾化组件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储液容器的开口且与所述储液空间连通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有储液空间以及与所述储液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壁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容器本体内壁上的第一柔性层,所述孔隙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上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构成所述泄压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贯通至所述第一柔性层朝所述储液空间的一面,所述第一孔为毛细孔,以使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流体受热膨胀时进入所述第一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为0.2mm-0.8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具有一体连接的泄压区和密封区,所述泄压区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上朝向所述储液空间的区域,所述密封区延伸至所述开口端,用于与所述外部部件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孔设置于所述泄压区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沿厚度方向一侧的第二柔性层,以减少所述柔性壁从所述容器本体向所述储液空间方向的热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具有一体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瑛易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