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513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中模在前后视角上呈上大下小的梯形,左侧模设置有适于被中模梯形左侧壁下移拼合或上移远离的第一斜面,右侧模设置有适于被中模梯形右侧壁下移拼合或上移远离的第二斜面,锁紧件适于将左侧模、中模和右侧模三者锁紧为拼合体,拼合体的外底适于被藤编篮的内底贴靠,拼合体的外周壁适于藤编篮的周壁进行绕编。与现有技术相比,基于中模的梯形设置,解锁锁紧件后可直接抽出中模,进而偏移左侧模和右侧模,以将其拆除,本技术的模具能够较为轻便地抽离藤编篮。本技术消减了藤编篮的周壁编织难度,一定程度上确保藤编篮的周壁编织质量,从编织和拆模上较大提升藤编篮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藤编工艺品生产所用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


技术介绍

1、藤编篮、竹篮,是一种利用稻杆、芦苇杆、竹条等制成的篮子,所以相比塑料篮、金属篮更为自然美,也逐渐为当代人所喜欢。所不同的是,稻杆及芦苇杆等藤条的成熟期较短,每年有一茬或两茬藤条可生成,竹子需要5至10收成一茬。此外,藤条的土地种植利用率较高。

2、然而,藤条相比竹条更为软质,部分藤编篮需要编织为一定形态,导致藤编篮的周壁编织较为困难,导致藤编篮的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消减藤编篮的周壁编织难度,从编织和拆模上较大提升藤编篮的生产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包括中模、左侧模、右侧模和锁紧件,所述中模在前后视角上呈上大下小的梯形,所述左侧模设置有适于被所述中模梯形左侧壁下移拼合或上移远离的第一斜面,所述右侧模设置有适于被所述中模梯形右侧壁下移拼合或上移远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插条和第二导插条,所述左侧模的第一斜面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一导插条的第一导插槽,所述右侧模的第二斜面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二导插条的第二导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顶部的前后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缝,所述左侧模的顶部设置第二限位缝,所述右侧模的顶部设置第三限位缝,所述第一限位缝、所述第二限位缝和所述第三限位缝沿所述拼合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缝、所述第二限位缝和所述第三限位缝适于藤编篮经线藤条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插条和第二导插条,所述左侧模的第一斜面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一导插条的第一导插槽,所述右侧模的第二斜面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二导插条的第二导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顶部的前后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缝,所述左侧模的顶部设置第二限位缝,所述右侧模的顶部设置第三限位缝,所述第一限位缝、所述第二限位缝和所述第三限位缝沿所述拼合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缝、所述第二限位缝和所述第三限位缝适于藤编篮经线藤条的自由端窜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楔,所述第一限位缝、所述第二限位缝和所述第三限位缝均适于锁楔插入,以固定经线藤条的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箍绳,所述拼合体外周壁的中上部段设置有第一环凹槽,所述箍绳适于沿所述第一环凹槽箍抱所述拼合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便拆模的藤编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春晓李其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博白县佳裕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