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妙生专利>正文

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502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的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用于居住建筑的自然通风换气,在密闭性能处于良好状态下无能耗、且利用室内外空气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将室外含有湿气、粉尘、噪音的空气引入到室内的同时,得到三层除尘滤网和二级除尘净化装置的除湿与除尘、过滤与净化、吸音与降噪的三次过滤和反复净化处理,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使之达到除湿效率为95%、除尘效果为90%、除尘粒径为小于等于10μm,降噪能力为35dB后,流入到室内空气质量可得到充分改善,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的显著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是一种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涉及到潮湿与北方地区的民用 住宅自然通风换气装置,无能耗、利用室内外大气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对室外大气污染中含 有湿气、粉尘、噪音的空气起到过滤与净化、吸音与降噪作用的节能减排和环保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道路上行驶的柴油发动机客货车的尾气排放,厂矿企业和建筑工地作业与 施工等排放的湿气、粉尘、还有噪音是室外空气环境被污染的主要原因。而住宅的室内家具 的化学涂料和粘结剂、装潢用的化学合成材料所频繁地散发出甲醛和苯、挥发性化学有机 物质(TVOC)等有害气体,还有使用天然大理石作为住宅地板材料、含有氡元素的放射性气 体,湿气和结露造成霉变等迹象所引发的住宅室内空气污染,危害着人们的呼吸系统和心 血管系统疾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北方地区既有的旧式民用住宅使用燃气热水器、取 暖器等因通风换气不良,每年造成多起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发生。针对室内外空气环境污染 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发生,世界上只有日本国家有民用建筑基准法规的同时,又考虑 到建筑节能减排基础上,在2002年以后新建的民用住宅,必须作为义务设置自然通风换气 装置,它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发生的主要方法,而我国民用建筑 却没有这样明确的建筑法律和法规。开启窗户引入新风更换室内空气的同时,湿气、粉尘和 噪音一起流入,效果不佳又引发了不安全的因素,因此,有必要新开发一种适用于潮湿与北 方地区的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自然通风装置的新风引入,防止一氧化 碳中毒现象发生,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提供一种无能耗、利用室内 外大气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将室外含有湿气、粉尘、噪音的空气得到过滤与净化、吸音与降噪 处理后流入到室内、达到建筑节能减排和环保效果的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用在建筑物墙体上开设一 通风口,通风口内依据墙体厚度设置室外衬套和中间连接衬套及室内衬套,其衬套内从室 外向室内、空气流入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 室内通风格栅、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在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的室外一端连接一空气导向 管,从而空气流入依次经由空气导向管、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第二级除尘净化 装置、室内通风格栅、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到室内,形成一个把空气实施分流分离、整流后 再次分流分离的复合型处理工艺结构所组合;这样可对室外含有湿气、粉尘、噪音的空气在 复合式装置内除尘与除湿、吸音与降噪同时进行高度过滤与净化处理的目的。所述的空气导向管、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和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分别 通过设置在两侧的过滤挡板固定在衬套内;其特征是,并在通风口水平中心部位设置一连接螺杆,连接螺杆穿过空气导向管、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 室内通风格栅、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之间所设有的中心孔与空间。空气导向管与邻近的过滤挡板之间、整流通道和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的过滤挡板 之间、室内通风格栅与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的过滤挡板之间分别设有一除尘滤布。在通风口的室外壁面一端设有档风罩,挡风罩的内侧的空气流入口设有防雨罩和 防虫滤网,防虫滤网设置在防雨罩的内侧,用焊接方式予以固定;为了保证空气的流入及挡 风罩与防雨罩之间的70mm 75mm间距,通过3根长度为70mm的定位固定螺杆,其两端均 设有M3螺纹,深度为10mm,用防雨罩固定螺栓和挡风罩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后,再用防雨罩 紧固件把防雨罩固定在室外衬套法兰面上。所述的防雨罩,与室外衬套法兰接合部和防虫滤网一侧的下部,均设一宽度为 5mm、长度为20mm的腰型排水口。所述的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在两侧的过滤挡板之间均勻设置若干排格栅过滤 板,中间通过第一级右侧中心过滤轴和第一级左侧中心过滤轴相连接,每一格栅过滤板包 括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其中,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一 级左侧格栅过滤板之间通过第一级T型连接环连接成一组,第一级T型连接环外圆套一第 一级吸音挡圈,两组之间通过中心H型连接圈连接,中心H型连接圈的内外圆套一中心吸音 挡圈,中心外侧部位的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之间通过中心外侧 T型连接环相连接,中心外侧T型连接环内圆套一中心吸音挡圈。第一级右侧中心过滤轴和第一级左侧中心过滤轴下方的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 和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的中间向上凸起,两边倾斜向下,两端为水平端,并且其中心下表 面设有第一级吸音挡圈,两边下表面各设一个第一级Y型回收槽,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 上表面设一第一级人字型收集沟;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的侧面设一 45°和75°斜面结 合于90°直角面,三者相切形成斜切面板,第一级右侧中心过滤轴和第一级左侧中心过滤 轴上方的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的中间向下凹陷,两边倾斜向 上,两端为水平端,并且中心上表面设有第一级吸音挡圈,两边上表面各设一个第一级Y型 回收槽,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下表面设一人字型收集沟,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下表面 的侧面设一 45°和75°斜面结合于90°直角面,三者相切形成斜切面板,从而形成了若干 个第一级气体过滤通道,第一级气体过滤通道与通风口的方向相同。所述的整流通道由连接螺杆套管和整流套管所构成,连接螺杆套管和整流套管分 别嵌入在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与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的过滤挡板中心凹槽内与外圆上,连 接螺杆套管套在连接螺杆外表面,又同时支撑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室内一侧的除尘滤布。所述的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在两侧的过滤挡板之间均勻设置若干排格栅过滤 板,中间通过第二级右侧中心过滤轴和第二级左侧中心过滤轴相连接,每一格栅过滤板包 括第二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二级左侧格栅过滤板,其中,第二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二 级左侧格栅过滤板之间通过第二级T型连接环连接成一组,第二级T型连接环外圆套一第 二级吸音挡圈;第二级右侧中心过滤轴和第二级左侧中心过滤轴下方的第二级右侧格栅过 滤板和第二级左侧格栅过滤板的中间向上凸起,两边倾斜向下,两端为水平端,并且其中心 下表面设有第二级吸音挡圈,两边下表面各设一个第二级Y型回收槽,两边上表面各设一 第二级人字型收集沟;第二级右侧中心过滤轴和第二级左侧中心过滤轴上方的第二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二级左侧格栅过滤板的中间向下凹陷,两边倾斜向上,两端为水平端,两边 上表面各设一个第二级Y型回收槽,两边下表面各设一第二级人字型收集沟,从而形成若 干个气体过滤通道,气体过滤通道与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内的气体过滤通道和通风口的方 向相同。所述的衬套包括室内衬套、长管连接衬套、短管连接衬套和室外衬套,其中,室内 衬套在通风口的室内一边,室外衬套在通风口的室外一边,长管连接衬套、短管连接衬套位 于室内衬套与室外衬套的内侧部位,长管连接衬套、短管连接衬套与室内衬套和室外衬套 之间均通过L型端面相互连接,同时可以根据墙体壁厚调节衬套之间内的长短与间隙,室 内衬套通过室内衬套法兰贴附在室内的墙体壁面上,室外衬套通过室外衬套法兰贴附在室 外墙体壁面上,可以用硅胶予以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用在建筑物墙体上开设一通风口,通风口内依据墙体厚度设置衬套,其衬套内从室外向室内、空气流入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室内通风格栅、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在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的室外一端连接一空气导向管,从而空气流入依次经由空气导向管、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室内通风格栅、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到室内,形成一个把空气实施分流分离、整流后再次分流分离的复合型处理工艺结构所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9-3-28 200910029610.3一种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用在建筑物墙体上开设一通风口,通风口内依据墙体厚度设置衬套,其衬套内从室外向室内、空气流入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室内通风格栅、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在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的室外一端连接一空气导向管,从而空气流入依次经由空气导向管、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室内通风格栅、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到室内,形成一个把空气实施分流分离、整流后再次分流分离的复合型处理工艺结构所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导向 管、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和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分别通过设置在两侧的过滤挡 板固定在衬套内;并在通风口水平中心部位设置一连接螺杆,连接螺杆穿过空气导向管、第 一级除尘净化装置、整流通道、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室内通风格栅、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 之间所设有的中心孔与空间。空气导向管与邻近的过滤挡板之间、整流通道和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的过滤挡板之间 以及室内通风格栅与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的过滤挡板之间分别设有一除尘滤布;在通风口的室外壁面一端设有档风罩,挡风罩的内侧的空气流入口设有防雨罩和防 虫滤网,防虫滤网设置在防雨罩的内侧,为了保证空气的流入及挡风罩与防雨罩之间的 70mm 75mm间距,通过3根长度为70mm的定位固定螺杆,其两端均设有M3螺纹,深度为 10mm,用防雨罩固定螺栓和挡风罩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后,再用防雨罩紧固件把防雨罩固定 在室外衬套法兰面上。所述的防雨罩,与室外衬套法兰接合部和防虫滤网一侧的下部,均设一宽度为5mm、长 度为20mm的腰型排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级除 尘净化装置,在两侧的过滤挡板之间均勻设置若干排格栅过滤板,中间通过第一级右侧中 心过滤轴和第一级左侧中心过滤轴相连接,每一格栅过滤板包括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 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其中,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之间通过 第一级T型连接环连接成一组,第一级T型连接环外圆套一第一级吸音挡圈,两组之间通过 中心H型连接圈连接,中心H型连接圈的内外圆套一中心吸音挡圈,中心外侧部位的第一级 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之间通过中心外侧T型连接环相连接,中心外侧 T型连接环内圆套一中心吸音挡圈;第一级右侧中心过滤轴和第一级左侧中心过滤轴下方的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 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的中间向上凸起,两边倾斜向下,两端为水平端,并且其中心下表面设 有第一级吸音挡圈,两边下表面各设一个第一级Y型回收槽,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上表 面设一第一级人字型收集沟;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的侧面设一 45°和75°斜面结合于 90°直角面,三者相切形成斜切面板,第一级右侧中心过滤轴和第一级左侧中心过滤轴上 方的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的中间向下凹陷,两边倾斜向上,两 端为水平端,并且中心上表面设有第一级吸音挡圈,两边上表面各设一个第一级Y型回收 槽,第一级左侧格栅过滤板下表面设一人字型收集沟,第一级右侧格栅过滤板下表面的侧 面设一 45°和75°斜面结合于90°直角面,三者相切形成斜切面板,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一 级气体过滤通道,第一级气体过滤通道与通风孔的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通道由连接螺杆套管和整流套管构成,连接螺杆套管和整流套管分别嵌入第一级除尘净化装 置与第二级除尘净化装置的过滤挡板中心凹槽内与外圆上,连接螺杆套管套在连接螺杆外 表面,又同时支撑第一级除尘净化装置室内一侧的除尘滤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级除 尘净化装置为,在两侧的过滤挡板之间均勻设置若干排格栅过滤板,中间通过第二级右侧 中心过滤轴和第二级左侧中心过滤轴相连接,每一格栅过滤板包括第二级右侧格栅过滤板 和第二级左侧格栅过滤板,其中,第二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二级左侧格栅过滤板之间通 过第二级T型连接环连接成一组,第二级T型连接环外圆套一第二级吸音挡圈;第二级右侧 中心过滤轴和第二级左侧中心过滤轴下方的第二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二级左侧格栅过 滤板的中间向上凸起,两边倾斜向下,两端为水平端,并且其中心下表面设有第二级吸音挡 圈,两边下表面各设一个第二级Y型回收槽,两边上表面各设一第二级人字型收集沟;第二 级右侧中心过滤轴和第二级左侧中心过滤轴上方的第二级右侧格栅过滤板和第二级左侧 格栅过滤板的中间向下凹陷,两边倾斜向上,两端为水平端,两边上表面各设一个第二级Y 型回收槽,两边下表面各设一第二级人字型收集沟,从而形成若干个气体过滤通道,气体过 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妙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妙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