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479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连接单元、频率调节单元和主线圈单元,所述电源连接器单元将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和电源连接,所述频率调节单元将从所述电源连接单元接收的电流转换为交变的电流,所述主线圈单元根据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所述无线供电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承载无线用电装置的表面设置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设置在主线圈单元磁场最强的区域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无线用电装置放置于无线供电装置磁场最强的区域,提高无线供电装置和无线用电装置的充电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生活中,电子装置的种类越来越多,而电子装置充电接口各不相同,因此,需 要为各种电子装置配备不同的充电器。这样用户需充电时,需要为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 子装置挑选合适的充电器,而一旦没有找到合适接口的充电器,电子装置就无法充电,用户 在遇到急需使用电子装置时会非常麻烦。同时,用户需要购买多种型号接口的充电器,会花 费很多金钱,使用时也需要从众多充电器中重新适配挑选,而且充电器和电子装置充电过 程需要多次插拔,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电子装置接口的损坏,进一步的造成电子装置的报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利用电磁感应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供电装置和无线用电 装置。这种无线供电装置的使用,解决了供电装置和用电装置被接口规格限制的问题,将无 线用电装置放在无线供电装置合适的表面就能实现充电。但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充电的 无线供电装置,其产生的交变磁场在放置无线用电装置的表面是不均匀的。如果无线用电 装置放在无线供电装置表面磁场较弱的地方,就会影响无线用电装置的充电效果,降低无 线用电装置的充电效率,还有可能无法充电。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供电装置,使无线用电装置放置的位置处于 无线供电装置磁场最强的区域,提高二者之间的充电效率。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无线供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连接单元、频率调节单元和主线圈单元, 所述电源连接器单元将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和电源连接,所述频率调节单元将从所述电源连 接单元接收的电流转换为交变的电流,所述主线圈单元根据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所述无线供电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承载无线用电装置的表面设置第--定位 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设置在主线圈单元磁场最强的区域内。一种无线用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功能单元、稳压单元和的次线圈单元,所述次 线圈单元在交变磁场中产生交变的感应电流,所述稳压单元将感应电流整流滤波后,以所 述功能单元所需电压为所述功能单元供电,其中,所述无线用电装置的外壳上设置第二定 位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位于所述次线圈单元磁场最强的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供电装置,无线供电装置上设置第 一定位部件,无线用电装置上设置第二定位部件,无线供电装置和用电装置通过第一定位 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的连接,将无线用电装置定位于无线供电装置磁场最强的区域,提高 了无线供电装置和用电装置的电磁感应效率,避免了无线用电装置因放置不当,充电效率 降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线供电装置和用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无线用电装置次线圈和稳压单元贴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无线供电装置上设置第一定位部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外形示 意图;图4为本技术无线用电装置上设置第二定位部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外形示 意图;图5为本技术无线供电装置上设置第一定位部件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外形示 意图;图6为本技术无线用电装置....丨二设置第二定位部件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外形示 意图;图7为本技术无线供电装置上设置第一定位部件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外形示 意图;图8为本技术无线用电装置上设置第二定位部件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外形示 意图;图9为本技术无线供电装置和用电装置定位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无线供电装置100和无线用电装置200,如图1所示;所述无线 供电装置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连接单元110、频率调节单元120和主线圈单元130 ;所 述无线用电装置200包括依次连接的功能单元210、稳压单元220和的次线圈单元230 ;所 述主线圈单元130产生交变的磁场,所述次线圈单元230在所述主线圈113交变磁场中产 生交变的感应电流,所述稳压单元220将感应电流整流滤波后,以所述功能单元所需的电 压为所述功能单元210供电。本技术所述无线供电装置100和无线用电装置200通过 所述主线圈单元130和次线圈单元230之间的电磁感应实现电能的无线传递。本技术所述无线供电装置100的所述电源连接单元110用于同电源连接,所 述无线供电装置100的电源可以是直流电、交流电,可以是干电池、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 具体形式不做限制。所述电源连接器单元110将所述无线供电装置100和电源连接,进--步的所述电源连接单元110可以包括整流模块和/或滤波模块。所述电源连接单元110可 以对电源电流进行整流和/或滤波,并将处理后的电流发送给所述频率调节单元120。所 述频率调节单元120将接收到的电流转换为特定频率交变的电流并发送给所述主线圈单 元130。所述频率调节单元120具体的可以包括PWM控制器或者振荡电路。所述主线圈单 元130包括主线圈131,所述主线圈131中以特定频率交变的电流产生以特定频率变化的磁 场。本技术所述无线用电装置200可以是手机、MP3、视频播放器、PDA、数码相机、 剃须刀、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电子装置,所述无线用电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可充电的充电电 池,所述充电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氧化物电池、聚合物电池等等, 充电电池的电压有1. 2V、2V、3. 0V、3. 75V、等等各不相同所述功能单元210根据无线用电装置200的各异而不同,相对于手机,所述功能单 元210就是手机信号收集和发送单元;相对于MP3,所述功能单元210就是音频播放单元, 这里不再赘述。所述功能单元210还可以包括可充电的充电电池。本技术所述无线用电装置200的稳压单元220将次线圈单元230上的交变电 流转换为所述功能单元210工作所需的电压和电流。所述稳压单元220可以直接为所述功 能单元210供电,也可以将稳压后的电流输送给所述功能单元210中的充电电池,为所述功 能单元210中的充电电池充电。所述稳压单元220可以包括整流模块和/或滤波模块。所述次线圈单元230包括次线圈231,所述次线圈231和稳压单元220设置在绝缘 材料制成的贴膜240上。所述贴膜240和次线圈231背对的表面上设置不干胶,使所述次 线圈231通过不千胶粘贴在所述无线用电装置200的表面或者所述无线用电装置200充电 电池的表面。所述次线圈231两端连接在所述稳压单元210上,从所述稳压单元210上连 接处的两根电源连接头232可以连接在无线用电装置200的供电线路上或者充电电池的充 电端子上,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无线供电装置100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无线用电装置200的外壳 140,所述外壳140内设置环绕的主线圈131。所述外壳140内所述主线圈311垂直于磁力 线的横截面平行于所述外壳140放置所述无线用电装置200的表面,如图9所示。本技术所述无线供电装置100在承载所述无线用电装置200的表面设置第一 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主线圈单元130磁场最强的区域内;优选的,所述 第一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主线圈131的中轴线上。本技术所述无线用电装置200在 外壳的表面设置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位于所述次线圈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连接单元、频率调节单元和主线圈单元,所述电源连接器单元将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和电源连接,所述频率调节单元将从所述电源连接单元接收的电流转换为交变的电流,所述主线圈单元根据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承载无线用电装置的表面设置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设置在主线圈单元磁场最强的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连接单元、频率调节单元和主线圈单元,所述电源连接器单元将所述无线供电装置和电源连接,所述频率调节单元将从所述电源连接单元接收的电流转换为交变的电流,所述主线圈单元根据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承载无线用电装置的表面设置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设置在主线圈单元磁场最强的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圈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威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林威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