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液压马达的磁流体密封装置,属于磁流体密封。
技术介绍
1、目前,磁流体密封技术逐渐在机械、环保、航天、军工等领域广泛应用,该技术在实现防泄漏、防摩擦磨损、防灰尘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有着低功耗、气密性高等突出特点,能广泛与离心密封、端面密封等多种密封组合共同作用实现密封效果。而磁流体密封技术较传统密封技术所能承受的压力低一些,因此,将磁流体密封技术应用于微小型马达中,现有的磁流体密封技术采用的结构普遍使用的极齿结构为矩形齿,矩形齿易产生应力集中,聚磁效果相对较差,耐压能力差。
2、通常磁流体密封中的供磁方式有电磁铁和永磁体两种,而且磁流体密封时选择其中一种驱动方式,其中,永磁体的供磁方式对磁场力大小很难控制,对材料要求比较高,且永磁体提供磁能无法永恒,其磁力是不断消耗的过程,会逐渐减弱;电磁铁供磁方式在通电情况下有效,当装置不工作断电时,磁力消失,对磁流体的约束也将失效,磁流体将会溢出。可见,单独采用电磁或永磁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对密封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微小型马达的磁流体密封采用单一永磁或单一电磁驱动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
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
3、轴1;
4、套设在轴1外侧,与轴1通过两个轴承2转动连接的壳体3;
5、设置在轴1和壳体3之间的磁流体密封单元;
6、所述磁流体密
7、优选地,还包括绝磁挡环4,两个极靴5的外部各设置一个绝磁挡环4,绝磁挡环4用于轴向固定极靴5。
8、优选地,绝磁挡环4的外圆表面设置半圆形槽。
9、优选地,还包括端盖8,在壳体3的一个轴侧端或两个轴侧端设置端盖8。
10、优选地,极靴5采用极齿形状为双边梯形的极齿,且为多级串联结构,单个极靴上的极齿数量为10个。
11、优选地,极靴5选用1j22材料。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通电线圈和永磁体共同作为磁源,在不工作断电情况下,永磁体的磁力也能将磁流体稳定在密封间隙内。线圈和永磁体作为本磁流体密封装置中的磁源,在通电情况下,线圈作为供磁主体,通过改变电流或电压值可直接影响装置的密封压力值,并且,通电线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给永磁体充磁以保证永磁体不会完全失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磁挡环(4),两个极靴(5)的外部各设置一个绝磁挡环(4),绝磁挡环(4)用于轴向固定极靴(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磁挡环(4)的外圆表面设置半圆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8),在壳体(3)的一个轴侧端或两个轴侧端设置端盖(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极靴(5)采用极齿形状为双边梯形的极齿,且为多级串联结构,单个极靴上的极齿数量为10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极靴(5)选用1J22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磁挡环(4),两个极靴(5)的外部各设置一个绝磁挡环(4),绝磁挡环(4)用于轴向固定极靴(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磁永磁混合驱动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磁挡环(4)的外圆表面设置半圆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