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3867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包括反应腔体、与反应腔体连通的进气端及排气端,所述反应腔体内设有加热线圈及晶圆托盘,所述反应腔体顶端铰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为翻盖式,上盖板靠近反应腔体的一面上设有石墨盖板,所述石墨盖板上设有若干进气孔和若干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外部连通,进气孔还与出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孔设置于石墨盖板靠近反应腔体的一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新的反应腔体及上盖板结构,在进行维护时,打开上盖板并去除热场即可,无需分离其他设备,维护操作更加简便,效率更高;通过石墨盖板上的多孔设计,减少了石墨盖板及上盖板表面的沉积物质,延长维护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晶生长,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


技术介绍

1、碳化硅材料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在防辐射、抗高压、抗高温、导热性、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而碳化硅器件必须在外延薄膜上进行加工,因此碳化硅外延工艺在整个产业链中格外重要。目前的外延生产方式中,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得到了广泛应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使用的主流外延设备为热壁水平式反应炉,如图1所示,其整个反应腔室处于石英腔体内,因为是水平式进气方式,在热场的上游及上发热体上容易沉积一层碳化硅物质,从而导致生长后期产品质量受影响。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反应炉维护,维护时,则需要先将反应炉与晶圆传输端分离,把整个热场取出进行清理,清理后再把热场组装起来放回石英腔内,而热场由二十多件石墨件组成,维护操作繁琐;将热场放回时,热场在腔室内的放置位置,也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位置偏差,因此维护时需要进行机械手位置校准。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反应炉维护操作繁琐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p>

2、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腔体(1)、与反应腔体(1)连通的进气端(2)及排气端(3),所述反应腔体(1)内设有加热线圈(11)及晶圆托盘(12),所述反应腔体(1)顶端铰接有上盖板(4),所述上盖板(4)为翻盖式,上盖板(4)靠近反应腔体(1)的一面上设有石墨盖板(5),所述石墨盖板(5)上设有若干进气孔(51)和若干出气孔(52),所述进气孔(51)与外部连通,进气孔(51)还与出气孔(52)连通,所述出气孔(52)设置于石墨盖板(5)靠近反应腔体(1)的一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4)上开有连通反应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腔体(1)、与反应腔体(1)连通的进气端(2)及排气端(3),所述反应腔体(1)内设有加热线圈(11)及晶圆托盘(12),所述反应腔体(1)顶端铰接有上盖板(4),所述上盖板(4)为翻盖式,上盖板(4)靠近反应腔体(1)的一面上设有石墨盖板(5),所述石墨盖板(5)上设有若干进气孔(51)和若干出气孔(52),所述进气孔(51)与外部连通,进气孔(51)还与出气孔(52)连通,所述出气孔(52)设置于石墨盖板(5)靠近反应腔体(1)的一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4)上开有连通反应腔体(1)内部的观察孔(41),所述观察孔(41)位置位于晶圆托盘(12)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4)内设有用于冷却水循环流通的循环水路(4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4)与石墨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瑞川李辉丁柏松陆友峰孙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晶升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