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285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没有考虑到压力下降趋势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对于驱替实验结果的影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筒体(1)、顶盖(2)、底盖(3);所述底盖(3)设置在筒体(1)下端,所述底盖(3)上设有压盖(6);所述顶盖(2)设置在筒体(1)上端;所述底盖(3)、顶盖(2)与筒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筒体(1)内底部水平设有压盖(6),所述筒体(1)内腔设有分层导流槽(4),所述分层导流槽(4)竖直放置在压盖(6)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径向流驱替实验中测量饱和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并能满足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实验需求,充分反映平面径向流驱替实验的渗流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属于油气田开发。


技术介绍

1、平面径向流实验装置是以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模拟地层中流体平面径向渗流过程,与各种管式物理模型实验相比,更接近油田实际情况。目前实验室内对地层压力分布和油水饱和度分布的驱替实验没有专门用于平面径向流的多层填砂模型,对于矿场注入井筒附近径向流方向的压力下降趋势及饱和度分布规律欠缺考虑,没有考虑到压力下降趋势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对于驱替实验结果的影响。

2、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在径向流条件下,实时多层监测饱和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特征的实验填砂模型,能够充分模拟现场试验过程中,注入井底附近平面径向流的渗流特点。可以通过测量模型不同位置处的压力、饱和度分布,确定不同开采阶段油水在近井地带中的空间展布。更能充分体现三元复合体系驱油作用机理,深入研究复合驱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指导优化体系配方及注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通过实验填砂模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顶盖(2)、底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导流槽(4)和筒体(1)内壁之间设有密封胶圈,用于填砂后压实填砂空间,密封胶圈可与压盖(6)、顶盖(2)形成单层填砂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层导流槽(4)上设有多个出液口,分层导流槽(4)与筒体(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空间;环形凹槽空间可收集单层采出液,环形凹槽空间与分层采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顶盖(2)、底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导流槽(4)和筒体(1)内壁之间设有密封胶圈,用于填砂后压实填砂空间,密封胶圈可与压盖(6)、顶盖(2)形成单层填砂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层导流槽(4)上设有多个出液口,分层导流槽(4)与筒体(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空间;环形凹槽空间可收集单层采出液,环形凹槽空间与分层采出口(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导流槽(4)内放置筛网(5);所述筛网(5)采用5层复合滤网烧结而成,筛网(5)包含骨架层、保护层、过滤层、分散层、骨架层,用于分层采出口(13)防砂、防堵,便于采出液流通进入环形凹槽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多层测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的径向流实验填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2)上设有注入口(22)和测量孔(23);所述注入口(22)设在中心位置,所述注入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晓林侯兆伟张跃鹿守亮李建路李安军高峰张明哲于盛鸿田燕春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