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流变阻尼器,具体涉及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1、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利用磁流变材料的特性来调节结构振动和减小振动幅度的装置,通常由磁流变材料、外壳结构和磁场激励装置组成。磁流变材料是核心部分,通常是一种具有可调磁性的流体或固体,外壳结构用于容纳磁流变材料,磁场激励装置用来产生磁场,影响磁流变材料的流动状态。控制方式分为主动和半主动系统,前者通过外部监测结构振动变化,后者通过调整磁场强度改变阻尼特性。磁流变阻尼器可提高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在建筑工程、桥梁、汽车悬挂系统等领域应用广泛。
2、传统磁流变阻尼器产生磁场所需的电能会导致一定的能耗问题,并且还需要传感器等进行负载、位移等采集检测,易导致安装空间大、重量增加、系统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等问题,同时阻尼器工作会将外部振动能量以热能形式消耗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解决了现有磁流变阻尼器存在的能耗、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2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2),缸筒(2)两端密封,缸筒(2)中部设置分隔挡板,分隔挡板将缸筒(2)分割为上缸体、下缸体两个缸体,分隔板中心开设通孔,通孔内套接活塞杆(1),活塞杆(1)贯穿伸出缸筒(2)顶部端面,活塞杆(1)分别与通孔内表面、缸筒(2)顶部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上缸体内部设置上摩擦纳米发电机、下摩擦纳米发电机、侧边摩擦纳米发电机;下缸体内连接活塞杆(1)构成完整活塞结构,将摩擦纳米发电机集成到磁流变阻尼器中,利用结构的振动来同时实现能量回收和振动控制,通过阻尼器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提高阻尼器的能效。
2.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2),缸筒(2)两端密封,缸筒(2)中部设置分隔挡板,分隔挡板将缸筒(2)分割为上缸体、下缸体两个缸体,分隔板中心开设通孔,通孔内套接活塞杆(1),活塞杆(1)贯穿伸出缸筒(2)顶部端面,活塞杆(1)分别与通孔内表面、缸筒(2)顶部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上缸体内部设置上摩擦纳米发电机、下摩擦纳米发电机、侧边摩擦纳米发电机;下缸体内连接活塞杆(1)构成完整活塞结构,将摩擦纳米发电机集成到磁流变阻尼器中,利用结构的振动来同时实现能量回收和振动控制,通过阻尼器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提高阻尼器的能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缸体内部设置套筒(5),套筒(5)固定连接在活塞杆(1)上,伴随活塞杆(1)的移动而移动;上缸体内表面顶部设置正摩擦层a(3),套筒(5)顶部表面设置负摩擦层a(4),正摩擦层a(3)和负摩擦层a(4)构成上摩擦纳米发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底部表面设置正摩擦层b(6),分隔挡板上表面设置负摩擦层b(7),负摩擦层b(7)位于上缸体内表面底部,正摩擦层b(6)和负摩擦层b(7)构成下摩擦纳米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曲面侧壁下方设置正摩擦层c(16),套筒(5)曲面侧壁相对的上缸体内表面上侧设置负摩擦层c(15),正摩擦层c(16)和负摩擦层c(15)构成侧边摩擦纳米发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摩擦电效应的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和缸筒(2)由导磁硅钢制成,其余零件由不导磁铝合金制成;上缸体内加工引线孔,引线孔内设置导线,正摩擦层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鹏,程彬,肖渊,丁家轩,王开政,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