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配合端子。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压配合端子,该压配合端子具备在轴方向延伸的压配合部(顶端部、导入部、压入保持部以及主体部)。压配合部能向与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压入到基板的通孔中。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也公开了这种压配合端子。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38331号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7610号公报
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2013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要求压配合部以预定的接触负荷与基板的通孔的内周面接触。在此,若将接触负荷设定得较高,则压配合端子相对于基板的插入力会上升。特别是,在通孔被实施镀银、或者未对压配合部涂布润滑油等的条件下,压配合端子的插入力有时会超过容许水平而上升。若压配合端子的插入力上升,则存在对基板的损伤变大的问题。
3、因此,本公开的目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配合端子,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配合端子,其中,在所述第1截面的外周,沿所述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1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配合端子,其中,所述第1部位形成于所述第1截面的外周的多个角部中的呈曲面状的两个第1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配合端子,其中,两个所述第1角部配置于所述第1截面的外周的四个角部中的对角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配合端子,其中,两个所述第1角部具有比所述第1截面的外周的其他两个角部小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压配合端子,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配合端子,其中,在所述第1截面的外周,沿所述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第1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配合端子,其中,所述第1部位形成于所述第1截面的外周的多个角部中的呈曲面状的两个第1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配合端子,其中,两个所述第1角部配置于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