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159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2: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两端均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所述底座顶部外壁一端设置有乘坐机构,所述乘坐机构位于底板顶部,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另一端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位于底板顶部,所述竖杆外壁设置有横杆。本技术通过设置乘坐机构可以对病人进行承载,通过设置横杆和转盘之间的位置调节机构可以对转盘的距离以及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横杆和竖杆之间的高度调节机构可以对横杆及其转盘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距离调节机构可以对竖杆和乘坐机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体现高调节能力,便于应对复杂的锻炼康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康复锻炼,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1、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的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的时候打太极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但是学习太极消耗时间过长,通过太极推桩训练器即可锻炼。

2、如专利号为201820636392.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其通过过设置支撑杆、支撑架、转盘、支撑板、定位杆、滑套、连接块、凹型块、弧形块、滑块、定位块和螺栓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太极推桩训练装置无法使使用者坐着锻炼的问题,但是对装置的可调节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复杂的锻炼康复需求,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两端均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和底座(1)之间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一端设置有乘坐机构,所述乘坐机构位于底板(2)顶部,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另一端设置有竖杆(6),所述竖杆(6)位于底板(2)顶部,所述竖杆(6)外壁设置有横杆(7),所述横杆(7)和竖杆(6)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横杆(7)外壁两侧均设置有转盘(8),所述转盘(8)和横杆(7)之间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两端均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和底座(1)之间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一端设置有乘坐机构,所述乘坐机构位于底板(2)顶部,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另一端设置有竖杆(6),所述竖杆(6)位于底板(2)顶部,所述竖杆(6)外壁设置有横杆(7),所述横杆(7)和竖杆(6)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横杆(7)外壁两侧均设置有转盘(8),所述转盘(8)和横杆(7)之间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9)和第一双向螺纹丝杆(20),底座(1)顶部外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8),第二滑槽(18)内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7),第二滑块(17)和第一双向螺纹丝杆(20)螺纹连接,第一双向螺纹丝杆(20)和第二电机(19)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9)和底座(1)固定连接,第二滑块(17)顶部和底板(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坐机构包括座椅(13)和扶手(12),座椅(13)和竖杆(6)转动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位于底板(2)顶部,扶手(12)分别和座椅(13)两侧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洲芳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市人民医院西昌市人民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