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中控护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1、中控护板一种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中控位置,主要起到装饰效果。目前,中控护板一板包括塑料材质的护板骨架,在其外表面复合一层面料层,以增加耐磨性能以及美观性。
2、现有技术中,对于护板骨架与面料的复合过程一般需要预先在护板骨架以及面料层上都涂抹相应的胶水,然后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先将护板骨架放置到复合模具的下模仁上,接着人工手动将面料放置到护板骨架的顶部,然后上模仁下行合模,通过模具中预埋的加热组件对面料以及护板骨架进行加热,激活胶水;最后再次加压,驱使面料与护板骨架复合粘结在一起。
3、上述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加热模块通过预埋的形式设置在复合模具中,不仅安装难度大,也大大增加复合模具的制造成本,而且预埋式的加热模块后期维修不方便,需要拆装复合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将加热模块与复合模具独立开,降低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的下端还设置有围设在所述下模仁外周的第一安装框(5),所述第一安装框(5)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第一夹持组件,当加热后的面料(04)移送至所述上模仁的顶部时,多个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拉紧限位所述面料(04),直至所述上模仁与下模仁合模至设定位移后各所述夹持组件松开所述面料(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框(6)以及用于驱动其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的下端还设置有围设在所述下模仁外周的第一安装框(5),所述第一安装框(5)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第一夹持组件,当加热后的面料(04)移送至所述上模仁的顶部时,多个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拉紧限位所述面料(04),直至所述上模仁与下模仁合模至设定位移后各所述夹持组件松开所述面料(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框(6)以及用于驱动其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安装框(6)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且用于夹紧在所述面料(04)外周边缘的第二夹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5)、第二安装框(6)为结构相同的矩形框,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夹爪气缸(7),所述夹爪气缸(7)的两个翻转壁上均连接有夹块(8),且所述夹爪气缸(7)沿所述第一安装框(5)或第二安装框(6)的径向内外方向、上下方向均可移动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以及加热通道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机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机架(2)位于所述第一机架(1)的左侧,且其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机架(1)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机架(2)上设置有沿其左右可移动的第一固定架(9),所述第二安装框(6)沿竖向可升降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9)近所述第一机架(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中控护板面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机架(3)位于所述第一机架(1)的右侧,且其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机架(1)的左右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林,杨杉苗,
申请(专利权)人:拓普滑板底盘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