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被生产,具体为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温室保温被在生产时,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材料预处理、防水处理、刺与缝制以及收卷与包装等,在生产完成后,需要使用收卷装置对保温被收卷操作。
2、公开号cn101884290b公开了一种温室保温被流水生产工艺,然而,现有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在使用时,保温被的表面容易粘附一些杂质,若直接进行收卷,容易造成其表面的划伤甚至破损等,影响其收卷的质量,同时,保温被容易发生褶皱,也会影响收卷的质量,进而影响其生产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来解决现有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在使用时,保温被的表面容易粘附一些杂质,若直接进行收卷,容易造成其表面的划伤甚至破损等,影响其收卷的质量,同时,保温被容易发生褶皱,也会影响收卷的质量,进而影响其生产的质量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原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包括外层防水材料(如防水布料)、内层保温材料(如再生棉、化纤棉、聚酯纤维等)以及缝纫线等辅助材料,确保所有原材料符合生产要求和质量标准;
4、s2:材料预处理:对内层保温材料进行开松、梳理等预处理,以提高其蓬松度和均匀性,对于外层防水材料,则可能需要进行清洗、去污等处理,以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杂质;
5、s3:防水处理:在保温被的外层布料上施加防水
6、s4:刺与缝制:将处理好的填充物放入外层布料中,并通过针刺机组进行针刺处理,使填充物与外层布料紧密结合,随后,使用缝纫机对保温被进行缝制,确保其结构牢固,在缝制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边缘的处理,以防止雨水渗透;
7、s5:收卷与包装:通过收卷装置将合格的保温被进行收卷,并对收卷后的保温被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受到损坏;
8、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第一移动板,且第一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辊,且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框,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保温被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保温被进行整平的整平机构,且第一移动板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收卷后的保温被进行推出的推出机构。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0、进一步,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侧壁的l形架,且l形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板,各个所述l形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且转动管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阵列设置的连接板,且各组连接板呈上下对称设置,各组连接板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刷毛,所述转动管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收卷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管进行转动,转动管的转动带动固定环的转动,进而带动多个连接板进行转动,使得刷毛能够对保温被上下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扫,保证收卷的质量,进而保证生产的质量。
12、进一步,所述整平机构包括多组阵列设置的第二移动板,且各组第二移动板呈上下对称设置,各组第二移动板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板,各个所述第二移动板通过复位机构与连接板的侧壁连接,且第二移动板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连接板进行转动时,通过复位机构带动第二移动板和橡胶板进行同步转动,当第二移动板和橡胶板移动至保温被的顶部时,通过推动机构推动同一组的两个第二移动板相互靠近移动,从而使得橡胶板能够对保温被进行挤压操作,并随着第二移动板的转动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对保温被进行整平操作,保证收卷的质量,进而保证生产的质量。
14、进一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连接板顶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导杆,且各个第二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块,所述第一l形块套设在t形导杆的侧壁,且各个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弹簧。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第二移动板的移动起到导向与复位作用。
16、进一步,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各个固定环顶部以及底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板,且各个弧形板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面,各个所述l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的上端与其中一个弧形板固定,各个所述l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的上端贯穿转动管并与另一个弧形板固定,各个所述第一l形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推动杆,且推动杆可在斜面上滑动。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二移动板和橡胶板移动至保温被的顶部时,推动杆从弧形板的端部沿着斜面向靠近固定环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一l形块能够在弹簧的作用向靠近保温被的方向移动。
18、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各个转动管侧壁的齿圈,各个所述l形板的顶部通过动力机构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圈啮合设置。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力机构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齿圈和转动管的转动。
20、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l形板顶部的第二l形块,且第二l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的上端固定。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动带动齿轮的转动。
22、进一步,所述推出机构两个对称设置的推动板,且推动板通过移动机构与第一移动板的侧壁连接。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待收卷完成后,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推动板向远离第一移动板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收卷后的保温被推出至收集框内进行收集,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24、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板侧壁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推动板与连接块的顶部固定。
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启动气缸,通过连接块带动推动板向远离第一移动板的方向移动。
26、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顶部的套管,且套管内插设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上端与第一移动板的底部固定,且第一移动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管,且螺纹管的下端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的上端固定。
2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收卷时,通过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使得第一移动板进行升降,并带动第一电机和收卷辊进行移动,保证保温被能够进行水平输送,保证后续清理和整平的效果。
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9、1)、通过设置推出机构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底板(1),且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01),所述支撑板(1101)的顶部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第一移动板(1102),且第一移动板(11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1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辊(1104),且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框(1105),所述支撑板(110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保温被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所述支撑板(110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保温被进行整平的整平机构,且第一移动板(1102)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收卷后的保温被进行推出的推出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101侧壁的L形架201,且L形架(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板(202),各个所述L形板(20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203),且转动管(203)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固定环(204),所述固定环(2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各个转动管(203)侧壁的齿圈(601),各个所述L形板(202)的顶部通过动力机构连接有齿轮(602),齿轮(602)与齿圈(601)啮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L形板(202)顶部的第二L形块(701),且第二L形块(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02),所述第二电机(702)的输出端与齿轮(602)的上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两个对称设置的推动板(10),且推动板(10)通过移动机构与第一移动板(1102)的侧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板(1102)侧壁的气缸(901),所述气缸(90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02),且推动板(10)与连接块(902)的顶部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101)顶部的套管(801),且套管(801)内插设有套杆(802),所述套杆(802)的上端与第一移动板(1102)的底部固定,且第一移动板(110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04),所述螺纹杆(804)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管(803),且螺纹管(803)的下端与支撑板(1101)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一移动板(1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805),且第三电机(805)的输出端与螺纹杆(804)的上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底板(1),且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01),所述支撑板(1101)的顶部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第一移动板(1102),且第一移动板(11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保温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1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辊(1104),且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框(1105),所述支撑板(110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保温被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所述支撑板(110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保温被进行整平的整平机构,且第一移动板(1102)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收卷后的保温被进行推出的推出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101侧壁的l形架201,且l形架(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板(202),各个所述l形板(20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203),且转动管(203)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固定环(204),所述固定环(2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阵列设置的连接板(205),且各组连接板(205)呈上下对称设置,各组连接板(205)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刷毛(206),所述转动管(203)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整平机构包括多组阵列设置的第二移动板(301),且各组第二移动板(301)呈上下对称设置,各组第二移动板(301)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板(302),各个所述第二移动板(301)通过复位机构与连接板(205)的侧壁连接,且第二移动板(301)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连接板(205)顶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导杆(401),且各个第二移动板(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块(402),所述第一l形块(402)套设在t形导杆(401)的侧壁,且各个t形导杆(401)的侧壁套设有弹簧(403);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各个固定环(204)顶部以及底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板(502),且各个弧形板(502)包括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李春林,吴子夕,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鸿飞被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