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971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该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包括换热管和加热板,换热管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板,相邻换热管之间连接有中间管,同组换热管的侧面卡接设置有卡接环,换热管的侧面设置有换热翅翼,换热管的上方设置有导风板。将热交换设备内的换热管设置为多个相互独立的结构,并通过卡接环可以形成环形的加热容腔,加热容腔内设置逐渐收缩的换热翅翼,使被加热的空气形成加速的上升气流,再通过导风板控制热气流的作用方向,以实现对指定方向温度的快速控制,避免现有热交换设备使用效果慢,短时使用能耗高,不能快速作用以升高指定方向的温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1、热交换器通常包括加热构件跟换热构件,通过加热构件对换热介质进行加热,加热的换热介质通过换热构件与外环境发生换热,以此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热交换设备的使用稳定性通常高于空调设备,不会造成干燥感。

2、现有热交换设备相较于空调设备最大的弱点在于不能产生明显的空气流动,热交换设备的换热以自身为中心逐渐向外扩散,更适用于需要长期稳定供暖的使用环境,在损失大量热能的同时不能起到对环境温度的快速调节效果,相较而言,空调设备集中向单一方向提供热气流进行快速加热,如果能实现热交换设备的集中供热调节,可以节省加热能量快速提高某一区域的环境温度,并可能增加热交换设备的市场需求。

3、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一种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通过对热交换设备的换热片进行结构改进,实现热交换设备的快速集中供暖与相对应的供暖调节,弥补目前热交换设备的功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设计环形设置的换热管,内部通过换热翅翼形成收缩容腔,被加热的空气形成上升气流,再通过导风板将热气流导向指定方向,改善现有热交换设备无法短时快速升温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包括换热管和加热板,所述换热管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板,通过所述加热板加热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再通过所述换热管与环境进行热交换。

3、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贯穿连接有中间管,通过所述中间管连接的相邻换热管方便根据使用需要调节分布,以形成板式换热结构或者环形的换热容腔,在不同大小的空间或者长短时的使用中方便选择设备不同的使用模式。

4、所述换热管的侧面卡接设置有卡接环,同组所述换热管通过卡接环成环形设置,通过所述卡接环将同组换热管连接成一整体,方便使用中依据使用需要调节不同的使用模式。

5、所述换热管设置卡接环的一侧设置有换热翅翼,所述换热翅翼在环形设置的换热管内形成暖气流加速上升的通道,并且所述换热翅翼从上到下多层设置,不同层的所述换热翅翼固定角度不同,在环形设置的所述换热管内侧形成加热容腔,被加热的空气通过逐渐收缩的所述换热翅翼形成上升气流,进而通过利用该热气流进行指定方向的快速升温。

6、所述换热管顶端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调节暖气流的方向,在环形容腔内加速的热气流通过所述导风板调节作用方向,对指定方向形成快速升温作用,避免了现有热交换设备制热慢不适用于短时使用的问题。

7、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微型液泵,通过微型液泵实现内部换热介质的循环流动,所述换热管的外侧设置有安全栅栏,通过所述安全栅栏在换热管外形成安全结构,避免直接接触到所述换热管造成烫伤。

8、所述卡接环和导风板均与安全栅栏固定连接,所述安全栅栏的内侧对应换热管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安全栅栏通过固定杆对内部的换热管进行固定安装。

9、优选的,所述卡接环包括多个首尾铰接的卡环,所述卡环分别卡接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通过卡接环构成方便调节的整体,相互铰接的多个所述卡环控制同组换热管成板形或环形分布,所述固定杆的端部与其中一个卡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安全栅栏内侧。

10、优选的,所述卡环和固定杆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同组所述固定环内贯穿设置有控制线缆,所述控制线缆的固定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线缆活动端穿过固定杆侧面的固定环后连接有卷辊,通过所述控制线缆的松紧控制调节同组换热管成环形或者板形分布,拉紧所述控制线缆,多个相互铰接的所述卡环收紧成环形,使通过所述卡环连接的同组换热管构成环形加热容腔。

11、优选的,相邻所述卡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保证收缩后的卡接环在失去控制线缆的拉力作用后复位成直线,保证同组所述换热管两种模式的切换,另外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也能避免相邻换热管之间发生碰撞。

12、所述卷辊一端贯穿安全栅栏并套接设置有摇杆,通过端部的所述摇杆方便控制卷辊进行控制线缆的收卷,所述摇杆端部侧面与安全栅栏之间对应固定有限位块,使用时拉拽所述摇杆脱离限位后进行转动调节,调节结束后推动所述摇杆进入限位距离,避免所述控制线缆松动影响环形加热容腔的封闭性,保证被加热的空气竖直向上形成热气流并向外导出,避免加热后的空气自由扩散不易收集,集中的热空气方便快速进行指定方向的温度控制。

13、优选的,所述换热翅翼包括固定翼和活动翼,所述固定翼以一定的倾斜角度斜向上固定连接在换热管的侧面,并且所述固定翼在换热管侧面以不同倾斜角度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固定翼沿着换热管自下而上形成逐渐收缩的加热容腔,方便控制容腔内被加热的空气形成加速气流,进而利用热气流集中热交换设备的控温效果。

14、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活动翼铰接设置在进气口内侧,对所述进气口的开度进行控制,所述进气口的开度关联着环形的所述换热管容腔内形成热气流的强度,也配合热交换设备不同运行功率的使用。

15、所述活动翼与换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进气口外侧抵紧活动翼的侧壁进位设置有推杆,所述第二弹簧配合推杆自活动翼两侧进行进气口开度的控制。

16、所述推杆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推杆通过导向块与安全栅栏滑动连接,所述推杆远离活动翼一端螺纹设置有控制丝杆,所述控制丝杆贯穿安全栅栏并与之螺纹连接,通过所述控制丝杆控制推杆的进位,进而控制所述进气口的开度。

17、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空箱,所述空箱的下表面对应环形设置的换热管贯穿开设有竖井,环形设置的所述换热管内侧容腔产生的热气流自竖井进入空箱,所述导风板铰接设置在空箱的侧面,通过调节不同方向所述导风板控制热气流的方向,进而针对性地快速升高指定方向的温度。

1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该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将热交换设备内的换热管设置为多个相互独立的结构,并通过卡接环可以形成环形的加热容腔,加热容腔内设置逐渐收缩的换热翅翼,使被加热的空气形成加速的上升气流,再通过导风板控制热气流的作用方向,以实现对指定方向温度的快速控制,避免现有热交换设备使用效果慢,短时使用能耗高,不能快速作用以升高指定方向的温度等问题。

20、2、该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通过卡接环连接多个独立的换热管,并设置控制线缆控制同组换热管的设置状态,使设备具有两种使用模式,当换热管呈板形结构设置时,发挥现有一般热交换设备的使用效果,而当收紧控制线缆时,同组换热管收束呈环形分布,中间形成环形的加热腔,空气在加热腔中快速升温,升温的空气热胀冷缩,会自发向上方运动,配合换热管侧面设置的固定翼,固定翼在换热管构成加热腔内侧形成由下往上逐渐收缩的结构,使热空气产生加速效果,加速的热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包括换热管(1)和加热板(2),所述换热管(1)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板(2),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内设置有微型液泵,所述换热管(1)的外侧设置有安全栅栏(7),所述卡接环(4)和导风板(6)均与安全栅栏(7)固定连接,所述安全栅栏(7)的内侧对应换热管(1)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环(4)包括多个首尾铰接的卡环(401),相互铰接的多个所述卡环(401)控制同组换热管(1)成板形或环形分布,所述固定杆(8)的端部与其中一个卡环(40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401)和固定杆(8)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9),同组所述固定环(9)内贯穿设置有控制线缆(10),所述控制线缆(10)的固定端与固定杆(8)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线缆(10)活动端穿过固定杆(8)侧面的固定环(9)后连接有卷辊(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卡环(40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卷辊(11)一端贯穿安全栅栏(7)并套接设置有摇杆(13),所述摇杆(13)端部侧面与安全栅栏(7)之间对应固定有限位块(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翼(5)包括固定翼(501)和活动翼(502),所述固定翼(501)以一定的倾斜角度斜向上固定连接在换热管(1)的侧面,所述活动翼(502)铰接设置在换热管(1)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口(15),所述活动翼(502)铰接设置在进气口(15)内侧,所述活动翼(502)与换热管(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6),所述进气口(15)外侧抵紧活动翼(502)的侧壁进位设置有推杆(17),所述推杆(17)远离活动翼(502)一端螺纹设置有控制丝杆(1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空箱(19),所述空箱(19)的下表面对应环形设置的换热管(1)贯穿开设有竖井,所述导风板(6)铰接设置在空箱(19)的侧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绿色车间的节能型热交换器,包括换热管(1)和加热板(2),所述换热管(1)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板(2),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内设置有微型液泵,所述换热管(1)的外侧设置有安全栅栏(7),所述卡接环(4)和导风板(6)均与安全栅栏(7)固定连接,所述安全栅栏(7)的内侧对应换热管(1)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环(4)包括多个首尾铰接的卡环(401),相互铰接的多个所述卡环(401)控制同组换热管(1)成板形或环形分布,所述固定杆(8)的端部与其中一个卡环(40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401)和固定杆(8)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9),同组所述固定环(9)内贯穿设置有控制线缆(10),所述控制线缆(10)的固定端与固定杆(8)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线缆(10)活动端穿过固定杆(8)侧面的固定环(9)后连接有卷辊(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王虎魏锐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上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