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9564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及系统,涉及井下换热器太阳能联合供热技术领域,包括实时监测温度数据,通过井下换热器和太阳能对循环水进行加热;根据实时需求和环境条件,通过多级供热策略,动态选择不同热源;预测未来热负荷需求,并动态调整热负荷和热量存储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防止了过热或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智能化的热源选择和调控,实现供热的高效运行和能源的有效利用,通过热负荷预测,提前规划和调整热源的分配策略,提高了供热响应速度和灵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换热器太阳能联合供热,具体为一种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地热能和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地热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供暖,其中地热供暖通过地热井下换热器将地热能转化为热能,传递给循环水进行供热,具有清洁、高效、稳定的优点,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是其中的关键设备,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将其转化为热能,用于加热循环水,然而,单一的地热供热或太阳能供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地热供热受地质条件限制,热能输出稳定但供热能力有限,太阳能供热受天气和季节影响,供热能力波动较大,因此,地热能与太阳能的联合供热成为一种具有前景的解决方案,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能源的优势,提高供热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

2、然而,现有的地热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技术上的挑战和不足,首先,实时温度监测和热负荷预测的精度不足,导致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井下换热器和太阳能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包括井下换热器热量传递模型,通过换热器内的循环水与地下热储层间的热量交换,在井下换热器中的循环水不断流动,水温逐渐升高,将热能传递到地面供热,结合换热器体积的整体积累效应和时间上的变化,计算预设时间内换热器传递的总热量,模拟热量随时间的累积变化,井下换热器热量传递模型表示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井下换热器和太阳能对循环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井下换热器和太阳能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包括井下换热器热量传递模型,通过换热器内的循环水与地下热储层间的热量交换,在井下换热器中的循环水不断流动,水温逐渐升高,将热能传递到地面供热,结合换热器体积的整体积累效应和时间上的变化,计算预设时间内换热器传递的总热量,模拟热量随时间的累积变化,井下换热器热量传递模型表示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井下换热器和太阳能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量传递模型,通过太阳辐射能量进一步加热循环水,太阳能集热器表面吸收太阳能辐照,并转换为热能,通过集热器传递给循环水,计算集热器预设时间内的总热量吸收量,太阳能集热器热量传递模型表示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多级供热策略包括计算各级供热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能量分布情况,获取每一级供热的热量值,热量值通过各自的温度变化率和能量密度进行处理,温度变化率表示在特定时间段内,每一级供热的温度变化情况,能量密度反映每一级供热在单位体积内所储存的能量,将热量值与温度敏感参数和热源温度进行关联,将热阻和环境温度参数进行组合,评估每一级供热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热效应,多级供热策略能量分布模型表示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地热井下换热器与太阳能联用供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选择不同热源包括热源动态选择,监测每个热源的入口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保魏克强闫永义陈传孝魏子峻蔡瑞霞高宇鑫高天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聊城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