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考虑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考虑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951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考虑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不同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进而得到不同注采井距下CO2驱的最小混相压力图版;S2、根据相关性最大原则,确定注采井距与最小混相压力的函数关系,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在考虑原油组分和油藏温度的基础上,建立同时考虑注采井距、原油组分、油藏温度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经验公式,即实现对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考虑注采井距的影响,提高了CO2驱最小混相压力预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考虑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属于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


技术介绍

1、混相机理是注co2驱技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最重要机理。注co2混相驱方案设计中,准确表征混相程度是保证开发效果预测准确性的关键。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注采井距的增加,co2和原油之间的最小混相压力逐渐减小,但是目前预测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均没有考虑注采井距的影响。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不同细管长度的实验,获取不同注采井距下的最小混相压力图版,按照相关性最大原则,明确注采井距与最小混相压力的函数关系,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在考虑原油组分和油藏温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考虑注采井距、原油组分、油藏温度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经验公式。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考虑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确定不同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进而得到不同注采井距下co2驱的最小混相压力图版;

4、s2、根据相关性最大原则,确定注采井距与最小混相压力的函数关系,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在考虑原油组分和油藏温度的基础上,建立同时考虑注采井距、原油组分、油藏温度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经验公式,即实现对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

5、优选地,步骤s1中,采用细管实验确定不同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

6、具体地,所述细管实验的步骤如下:

7、向细管中注入氮气或航空煤油,并恒定到实验温度和压力;

8、采用地层原油样品驱替所述细管中的氮气或航空煤油,驱替速度为60cm3/h-90cm3/h;驱替至超过2倍孔隙体积后,在所述细管出口端测量产出的气油比、样品的组分;当得到的组分与所述地层原油样品一致时,则停止驱替;

9、将实验所需驱替的气样充满中间容器,使其在实验温度和压力下保持平衡;

10、采用注入泵将气样以高于实验压力0.05mpa~0.1mpa进行恒压驱替;在注超过1.2pv的气样后,结束驱替实验;在驱替过程中,每注入0.1倍~0.15倍孔隙体积,记录一次产出的油、气体积、所述注入泵的读数、实验压力以及回压,根据结果绘制co2驱最小混相压力图版。

11、优选地,所述细管的长度为1m~25m,如1m、12.5m、20m。

12、优选地,按照下述步骤将co2驱最小混相压力与注采井距之间的关系拓展至矿场尺度:

13、采用fluidmodeler软件对井流物的恒质膨胀实验、饱和压力实验、定容衰竭实验、粘度实验进行拟合,得到bic二元交互系数的初始值;

14、利用eclipse建立一维不同长度细管的数值实验模型,通过调整所述bic二元交互系数,对不同的细管长度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将拟合后的bic二元交互系数应用至矿场尺度的数值实验模型中,得到矿场尺度条件下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

15、所述矿场尺度为200~400m。

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经验公式如式(1)所示:

17、

18、式中,mmp表示最小混相压力,mpa;l注采井距,m;t表示油藏温度,℃;m7+表示原油组分c7+分子质量,g/mol;xc1表示原油组分c1摩尔含量,mol%;xc2~c4表示原油组分c2~c4摩尔含量,mol%;xc5~c6表示原油组分c5~c6摩尔含量,mol%。

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o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能够考虑注采井距的影响,提高了co2驱最小混相压力预测的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细管实验确定不同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实验的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的长度为1m~25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将CO2驱最小混相压力与注采井距之间的关系拓展至矿场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场尺度为200~400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经验公式如式(1)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细管实验确定不同注采井距的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实验的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管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军苏彦春谭先红杨仁锋田虓丰舒潇晗杨旭刚邹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