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具体为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鹿茸菇(lyophyllumdecastes),学名荷叶离褶伞,别名荷叶蘑、冻菌等,隶属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离褶伞属(lyophyllum),形态似鹿茸切片,是一种珍稀的药食同源性真菌,鹿茸菇富含β-葡聚糖、缩氨酸、矿物质和维生素b2等营养物质,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抗菌作用、降血糖等功效,有着广阔的生物医药开发和保健食品应用前景;
2、现有的鹿茸菇栽培的菌种在传代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活力下降、变异等情况,影响菌包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
2、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所述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s1:选取优良的鹿茸菇母种,并对母种进行严格的活力检测,确保其活力在98%以上;
4、s2:制备特定的液体培养基,将母种接种至特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6℃、转速为160r/min的条件下培养45小时,得到一级菌种液;
5、s3:制备二级液体培养基,将一级菌种液以1:12的比例接种到二级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7℃、转速为170r/min的条件下培养33小时,获得二级菌
6、s4:按照棉籽壳42%、木屑28%、麸皮18%、玉米粉6%、石膏粉3%、石灰3%的配方比例制备培养料;
7、s5:将二级菌种液按照12%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料中,并充分混合均匀
8、s6:将混合后的培养料装入菌包袋中,控制每袋重量为1150克;
9、s7:对菌包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10min;
10、s8:将灭菌后的菌包在无菌环境中冷却至18℃,然后进行接种,接种后在温度为23℃、湿度为75%的条件下培养38天,得到高产菌包。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液体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葡萄糖2.5%、蛋白胨1.2%、硫酸镁0.4%以及磷酸二氢钾0.25%,且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葡萄糖25g/l、蛋白胨12g/l、硫酸镁g/以及磷酸二氢钾g/l。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3中,二级液体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葡萄糖3.5%、酵母粉2.5%以及硫酸亚铁0.3%,且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葡萄糖35g/l、酵母粉25g/l以及硫酸亚铁3g/l。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5中,培养料在混合前需进行预湿处理10小时。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8中,在菌包培养过程中,需定期对菌包进行观察和检测,当菌包的菌丝长满菌包85%以上时,视为合格菌包,不合格的菌包立即剔除。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7中,灭菌处理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该方式能够有效保证灭菌效果,使灭菌后的菌包杂菌污染率低于0.3%。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1中,对母种进行活力检测时,采用四唑盐染色试剂进行染色反应,通过观察染色程度和范围来精准判断活力。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在s3中,培养二级菌种液时,需实时监测培养液的酸碱度,培养液的ph值需保持在6.5至7.0之间,当ph值偏离时,通过添加适量的酸碱调节剂进行调整。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专利技术通过严格对鹿茸菇母种进行活力检测,确保了母种具有高活力,从源头降低了因菌种活力不足或变异导致菌包产量和质量下降的风险,为后续高产菌包的制备奠定了坚实基础,能有效稳定并提升鹿茸菇的产量和品质,采用特定的液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来培育一级和二级菌种液,这种精细的培养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菌种的优良特性,避免了在传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活力下降和不良变异,保障了菌包制备过程中菌种的纯正和高效,进而确保了高产菌包的稳定产出,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减少了杂菌污染的可能性,同时也为菌种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即使在菌种可能面临传代问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确保菌包的高产量和高质量;
20、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液体培养基成分的精确配比以及对培养料预湿处理等细节的把控至关重要,其中液体培养基中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成分以特定浓度搭配,为菌种的生长提供了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培养料的预湿处理则使培养料的湿度更为适宜,有利于菌种的均匀分布和生长,这些举措不仅能提高菌包的质量和鹿茸菇的生长效率,还能减少因营养不均衡或环境不适宜导致的问题,降低不合格菌包的产生概率,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可靠,为优质高产菌包的制备提供了有力保障;
21、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这种高效的灭菌方式,能将菌包杂菌污染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即低于0.3%,保证了菌包的纯净度,同时,在菌包培养过程中,定期进行观察和检测,及时剔除不合格菌包,确保了整体菌包的质量,而且,在培养二级菌种液时对培养液酸碱度的实时监测和精确调整,使培养液始终处于最适宜菌种生长的ph范围,即6.5至7.0之间,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菌包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液体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葡萄糖2.5%、蛋白胨1.2%、硫酸镁0.4%以及磷酸二氢钾0.25%,且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葡萄糖25g/L、蛋白胨12g/L、硫酸镁g/以及磷酸二氢钾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二级液体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葡萄糖3.5%、酵母粉2.5%以及硫酸亚铁0.3%,且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葡萄糖35g/L、酵母粉25g/L以及硫酸亚铁3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培养料在混合前需进行预湿处理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在菌包培养过程中,需定期对菌包进行观察和检测,当菌包的菌丝长满菌包85%以上时,视为合格菌包,不合格的菌包立即剔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液体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葡萄糖2.5%、蛋白胨1.2%、硫酸镁0.4%以及磷酸二氢钾0.25%,且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葡萄糖25g/l、蛋白胨12g/l、硫酸镁g/以及磷酸二氢钾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二级液体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葡萄糖3.5%、酵母粉2.5%以及硫酸亚铁0.3%,且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葡萄糖35g/l、酵母粉25g/l以及硫酸亚铁3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鹿茸菇栽培的高产菌包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培养料在混合前需进行预湿处理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